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510055809611

    “平遙的牛肉太谷餅,杏花村的汾酒頂有名”,這是膾炙人口的山西民歌中的詞句。醇香味美的平遙牛肉與芬芳四溢的汾酒均蜚聲省內外。

    平遙牛肉是晉中地區平遙縣的傳統特產。據傳,早在明代平遙牛肉已聞名遐邇,至於。到了清代後期和民國年間,平遙牛肉已成為達官顯貴宴客的必備之品。到本世紀30年代,平遙牛肉已遠銷北京、天津、西安等地。當時,每逢秋冬季節,各地行商紛至沓來,販運牛肉,使平遙牛肉聞名北國。1956在北京舉辦的全國食品名產展覽會上,平遙牛肉被評為全國名產。遠銷北韓、蒙古、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印尼等國家,海外飄香。

    平遙一帶有悠久的養牛歷史。據平遙縣誌載,遠在漢代,這裡的民俗是“賣劍買牛,賣刀買犢”。當時養牛皆為耕田,只有無力勞作的老牛才能成為入口之食。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套製作老牛肉的獨特經驗。到清代嘉慶年間,平遙開始有了醃製牛肉的作坊。先是雷全寧家在文廟街開設了“興盛雷”屠宰場,經營五香牛肉達百餘年。該店從宰老牛到製作老牛肉形成一套完整的特殊工藝。從宰牛、剔骨到切肉塊,只需15分鐘。宰牛時,切斷牛頸兩根主動脈血管,讓牛血儘快流盡,這樣殺死的牛,肉內沒有瘀血,色澤好看;另外,減少牛死前受驚緊張時間,防止肌肉纖維收縮所造成的堅韌。剔骨、切塊快,則保持了肉質所固有的鮮嫩。

    平遙有兩家歷史比較悠久的牛肉鋪,一家是任大才之子任仰文在西大街開設的“自立成”牛肉鋪;另一家是西郭村韓來寶在南門外開設的“隆盛旺”牛肉店,大約都有200年的歷史。

    平遙牛肉的製作工藝也比較講究。切肉時,一般根據季節和牛的部位,將全牛分割成16塊到26塊。然後,在肉快上劃開數條刀花,揉進當地特產的硝鹽;放入大缸之中後,加平遙城內井中的含鹼水浸泡,再用牛胃矇住缸口。浸泡時間因季節而異:夏季半個月,春秋1個月,冬天則2~3個月。

    浸泡好的牛肉,撈出用冷水洗淨,放入特製的簡式大禍中,加含有鹼的井水和硝鹽煮制,不放任何佐料,要求“水深要把肉漫到,湯沸鍋心冒小泡。”且煮時不蓋鍋蓋,以利肉中異味和水分的蒸發,煮8個小時後,壓住火再燜4個小時便可撈出,其香味四溢,吃起來鮮美異常。一般每鍋煮肉400公斤。

    這種牛肉,色澤紅潤,肉質鮮嫩。帶油肉則紅白分明,尤為好看;其味濃香撲鼻,綿軟酥爛,十分可口;內含水分少,耐貯存,不變味,熱天能儲存1周以上,冬季可儲存1個月。這種牛肉不切開味不大,切開後,香味十分濃郁、當地人賣牛肉,則讓顧客先嚐後買。

    平遙牛肉分肥牛肉和大膘肉。肥牛肉有肉有油,紅白分明;大膘肉則肉多油少;但二者皆香美。一般地方都喜食小牛肉,而平遙一帶的製作工藝表明:牛越老肉越香,肉的老嫩關鍵在醃煮技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機票都應注意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