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益龍民
-
2 # 村姑說村事
“初一崽,初二郎”,你們那還有什麼關於年初的一些習俗嗎?
民間關於過年的習俗,那是百種千種,一言難盡。有關壓歲錢的,有關放鞭炮的,貼對聯的,有關除夕一整宿不關燈的,穿新衣的,本命年的,還有吃餃子的,迎財*神的......
這句“初一崽,初二郎”,後面還有半句叫“初三初四拜姑娘”,說的就是關於拜年走親戚的習俗。意思是說,大年初一父母要和兒子在一起過年,崽是指兒子,是兒子給父母拜年的日子。初二的時候就是女兒帶女婿給孃家人拜年的日子,郎是指郎君,是女兒的郎君,也就是丈母孃的女婿。而初三初四的時候,就是小孩子們跟著大人給姑姑姨姨拜年的日子了。姑姑和姨姨都是自家或孃家出嫁了的姑娘,所以才叫初三初四拜姑娘。
這個俗語適合於我們中原地區的習俗,這裡傳統上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回家過年的,否則會對孃家人不利。而初二的日子,必須是女婿給丈母孃拜年的日子。然而有的地方並不講究這些,大年初一兒子和女兒都要帶著愛人聚在一起的。並沒有女兒不能回孃家過年的習俗。這樣的話,“初一崽,初二郎”的這個說法也就有了地域性了。
我們中原地區是古代政治文化中心,過年的習俗也就異常隆重,而且得到了一代一代傳承。除了剛開始前面提到的習俗以外,我們還有正月初一不能動剪子,也不能動針,否則就會被認為是破財。而且在之後的正月初三能動剪刀,不能動針,初五跟初一樣,之後的正月初十,正月十五,正月20小天倉,正月25老天倉這些日子也是不能動針動剪刀的!現在人可能理解不了,動針,動剪刀幹什麼?!告訴你,以前人們的衣服都是靠手工縫製的,那縫製的口子就容易開。所以過年期間應該穿新衣服才牢固一些。否則即使你的褲子上開了窟窿露出了屁股,在這些特殊的日子裡,老人們也是不容許你動針去縫的!
至於為什麼規定這些日子不讓動剪刀動針,那就是老輩人們一直傳承下來的!說不清為什麼!卻只有內容在那裡。
所以說,過年的習俗就是一部民俗百科全書,裡面囊括的門類眾多,而且不同地域不同的時代都會有不同的傳承和解讀。
可以說,過年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遺產,我們應當十分地珍視和傳承吧!
來段本地順口溜吧!
初一吊香大,
初二拜舅家。
初三敬岳父,
初四走姑媽。
初五看姨婊,
初六乘客巴。
初七上崗位,
初八了幸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