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25年),是中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屬戰國七雄之一。戰國250餘年歷史中,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直到公元前341年馬陵之戰,齊國大敗魏國殺太子申與龐涓;前340年西河之戰,秦國奪回河西地,魏國霸權終結。
魏國稱霸百年原因有以下幾點:
魏文侯拜子夏為師,將儒家的地位提至極高的位置,就此獲得了士人之心,魏文侯實為帝王中以尊儒籠絡人心的第一人。 魏國成為文化中心後,再加上原本就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如虎添翼,因此得以在戰國時期稱霸百年。
魏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25年),是中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屬戰國七雄之一。戰國250餘年歷史中,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直到公元前341年馬陵之戰,齊國大敗魏國殺太子申與龐涓;前340年西河之戰,秦國奪回河西地,魏國霸權終結。
魏國稱霸百年原因有以下幾點:
在三家分晉的過程中,魏國以橋頭草的方式攫取最大利益,也就是繼承了晉國最大的戰後蛋糕。魏國首先吹響變法的,並推動軍隊職業化,在此之前,沒有哪家軍隊是大規模職業化的。這個措施直接有效,感謝吳起。所以魏國的霸主地位主要靠的是魏武卒。晉國被三分後,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為魏國國君。為了增強魏國實力,使魏國能在不被其他強國吞併的前提下向外拓展,魏文侯用獲利豐厚的鹽業收入建立了一支精銳的常備軍, 即武卒。他對武本兵士的選用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他還免除武卒全家的徭役和田宅稅,使他們享受著很高的物質待遇。如果武卒立了軍功,將獲得職位上的提升,物質待遇也將隨之提高。這樣的制度使得軍隊的建設非常成功,魏國後來的軍隊建設制度和軍功貴族制度由此漸漸形成。重用李悝在農業方面進行了改革,他採取因地制宜、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方式,將發展農副業方面的經驗加以推廣,對魏國的田地和山川等進行了綜合的利用,使得魏國耕地平均畝產量和土地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藉助“平糴法”的實行,李悝使國內的糧價得到了平抑,國民能夠買得起糧食,也就不用再過無家可歸的漂泊生活了。由此,魏國社會逐漸穩定。為了使華人的行為有法可依,李悝還頒佈了一系列法律條文, 後來,這些法律條文也被秦獻公、秦孝公和商鞅採用,並直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魏文侯任用當時的大儒子夏,讓他在河西講學。作為一代宗師,子夏使秦、楚、趙這些國家受到中原文化的深刻影響,同時也使得魏國成了中原地區的文化中心。子夏到河西后,各國士人紛至沓來。學成出師後,他們自然而然地留在魏國,為之效力,大量的人才就這樣聚於魏國。魏國能夠強盛。子夏功不可沒。子夏是孔子的弟子,當時已經百歲。儘管平時注重保養身體,可年紀不饒人,雙目已失明。他本有些不願意去河西,可魏文侯看重他是各國讀書人中的靈魂人物,便親自前來並拜他為老師,由此他成了“君王師”之名的第一個擁有者。 子夏感於魏文候的真誠,就決定來到河西。這樣一來,魏國河西地區就成了華夏文化的重心,在此,著名的西河學派得以形成。魏文侯拜子夏為師,將儒家的地位提至極高的位置,就此獲得了士人之心,魏文侯實為帝王中以尊儒籠絡人心的第一人。 魏國成為文化中心後,再加上原本就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如虎添翼,因此得以在戰國時期稱霸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