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說明從屈原《九歌》開始,“木葉”成為詩人們筆下鍾愛的形象。文章舉了謝莊《月賦》、陸厥《臨江王節士歌》、王褒《渡河北》為例。
第二段,說明“木葉”就是“樹葉”,但是古代詩歌中有用“樹”的,有用“葉”的,就是用“樹葉”的十分少見。大量的是用“木葉”,又發展到用“落木”。
第三段,說明“木葉”“落木”與“樹葉”“落葉”的不同,關鍵在於“木”字。在詩歌中,概念相同的詞語,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區別。
第四段,說明“木”的第一個藝術特徵:含有落葉的因素。從“木”所用的場合可以看出,自屈原開始把“木”用在秋風葉落的季節之後,後代詩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鮮明的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詩中的“樹”的形象與吳均詩中“木”的形象作比較,“樹”沒有落葉的形象,而“木”顯然是落葉的景況。
第五段,說明“木”為什麼有這個特徵。因為詩歌語言在概念的背後,還躲著暗示性,它彷彿是概念的影子。“木”作為“樹”的概念的同時,還具有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這潛在的形象讓我們想起樹幹,而不大想到葉子,“葉”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這排斥暗示著落葉。而“樹”與“葉”的形象之間是十分一致的。作者以周邦彥的詞為例加以說明。
第六段,說明“木”的第二個藝術特徵:有落葉的微黃與乾燥之感,帶來疏朗的秋天氣息。正因為有這個特徵,所以《九歌》中的“木葉”才如此生動。而曹植《美女篇》中的“落葉”,是飽含水分的繁密的葉子;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中的“黃葉”,是在濛濛細雨中,沒有乾燥之感,因此都與“木葉”的形象不同。至於“落木”,比“木葉”更顯得空闊。“木葉”的“葉”,有纏綿的一面,“木葉”是疏朗與綿密的交織,而“落木”就連“葉”這個字所保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淨了。
第七段,說明“木葉”與“樹葉”在概念上相差無幾,在藝術形象上的差別幾乎是一字千里。
綜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至三段為第一部分,列舉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的一個現象,就是“木葉”成為詩人筆下鍾愛的形象。而“木葉”形象的關鍵在一個“木”字。第四至六段為第二部分,說明了“木”的兩個藝術特徵,以及為什麼有這些特徵。第七段是小結。
第一段,說明從屈原《九歌》開始,“木葉”成為詩人們筆下鍾愛的形象。文章舉了謝莊《月賦》、陸厥《臨江王節士歌》、王褒《渡河北》為例。
第二段,說明“木葉”就是“樹葉”,但是古代詩歌中有用“樹”的,有用“葉”的,就是用“樹葉”的十分少見。大量的是用“木葉”,又發展到用“落木”。
第三段,說明“木葉”“落木”與“樹葉”“落葉”的不同,關鍵在於“木”字。在詩歌中,概念相同的詞語,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區別。
第四段,說明“木”的第一個藝術特徵:含有落葉的因素。從“木”所用的場合可以看出,自屈原開始把“木”用在秋風葉落的季節之後,後代詩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鮮明的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詩中的“樹”的形象與吳均詩中“木”的形象作比較,“樹”沒有落葉的形象,而“木”顯然是落葉的景況。
第五段,說明“木”為什麼有這個特徵。因為詩歌語言在概念的背後,還躲著暗示性,它彷彿是概念的影子。“木”作為“樹”的概念的同時,還具有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這潛在的形象讓我們想起樹幹,而不大想到葉子,“葉”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這排斥暗示著落葉。而“樹”與“葉”的形象之間是十分一致的。作者以周邦彥的詞為例加以說明。
第六段,說明“木”的第二個藝術特徵:有落葉的微黃與乾燥之感,帶來疏朗的秋天氣息。正因為有這個特徵,所以《九歌》中的“木葉”才如此生動。而曹植《美女篇》中的“落葉”,是飽含水分的繁密的葉子;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中的“黃葉”,是在濛濛細雨中,沒有乾燥之感,因此都與“木葉”的形象不同。至於“落木”,比“木葉”更顯得空闊。“木葉”的“葉”,有纏綿的一面,“木葉”是疏朗與綿密的交織,而“落木”就連“葉”這個字所保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淨了。
第七段,說明“木葉”與“樹葉”在概念上相差無幾,在藝術形象上的差別幾乎是一字千里。
綜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至三段為第一部分,列舉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的一個現象,就是“木葉”成為詩人筆下鍾愛的形象。而“木葉”形象的關鍵在一個“木”字。第四至六段為第二部分,說明了“木”的兩個藝術特徵,以及為什麼有這些特徵。第七段是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