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五《木葉》中所有的詩詞(共19首):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 屈原《九歌》 )
“洞庭始波,木葉微脫。”(謝莊《月賦》)
“木葉下,江波連,秋月照浦雲歇山。”(陸厥《臨江王節士歌》)
“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 (屈原《橘頌》)
“桂樹叢生兮山之幽。” (淮南小山《招隱士》)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無名氏古詩)
“葉密鳥飛礙,風輕花落遲。” ( 蕭綱《折楊柳》 )
“皎皎雲間月,灼灼葉中華。”( 陶淵明《擬古》 )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柳惲《搗衣詩》 )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沈佺期《古意》 )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辭洞庭兮落木,去涔陽兮極浦。” (庾信《哀江南賦》)
“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 (吳均《答柳惲》)
“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曹植《野田黃雀行》)
“午陰嘉樹清圓。” ( 周邦彥《滿庭芳》 )
“美女妖且閒,採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 曹植《美女篇》 )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
“日暮風吹,葉落依枝。” ( 吳均《青溪小姑歌》 )
《說“木葉”》是林庚先生關於詩歌意象的一篇文化隨筆,文中篇幅很長,引用的詩詞很多。標題若擬為“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 ,整個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變,它可能就要從理論的角度來論述,就會寫成一篇理論性較強的學術論文。而標題擬為 “說‘木葉’” ,就可以把深奧的文學理論滲透於有關“木葉”詩句的品讀玩味中,化深奧為簡單,化抽象為形象,既體現了作者的科學態度,也契合了讀者的閱讀心理。
“木”和“樹”的不同:
文章舉了吳均的《答柳惲》“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和曹植《野田黃雀行》“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進行比較:“高樹”沒有落葉的形象,“高木”有木葉形象;“高樹”飽滿,“高木”空闊,落木千山;“木”在這裡比“樹”顯得更加單純。
高中語文必修五《木葉》中所有的詩詞(共19首):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 屈原《九歌》 )
“洞庭始波,木葉微脫。”(謝莊《月賦》)
“木葉下,江波連,秋月照浦雲歇山。”(陸厥《臨江王節士歌》)
“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 (屈原《橘頌》)
“桂樹叢生兮山之幽。” (淮南小山《招隱士》)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無名氏古詩)
“葉密鳥飛礙,風輕花落遲。” ( 蕭綱《折楊柳》 )
“皎皎雲間月,灼灼葉中華。”( 陶淵明《擬古》 )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柳惲《搗衣詩》 )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沈佺期《古意》 )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辭洞庭兮落木,去涔陽兮極浦。” (庾信《哀江南賦》)
“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 (吳均《答柳惲》)
“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曹植《野田黃雀行》)
“午陰嘉樹清圓。” ( 周邦彥《滿庭芳》 )
“美女妖且閒,採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 曹植《美女篇》 )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
“日暮風吹,葉落依枝。” ( 吳均《青溪小姑歌》 )
《說“木葉”》是林庚先生關於詩歌意象的一篇文化隨筆,文中篇幅很長,引用的詩詞很多。標題若擬為“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 ,整個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變,它可能就要從理論的角度來論述,就會寫成一篇理論性較強的學術論文。而標題擬為 “說‘木葉’” ,就可以把深奧的文學理論滲透於有關“木葉”詩句的品讀玩味中,化深奧為簡單,化抽象為形象,既體現了作者的科學態度,也契合了讀者的閱讀心理。
“木”和“樹”的不同:
文章舉了吳均的《答柳惲》“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和曹植《野田黃雀行》“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進行比較:“高樹”沒有落葉的形象,“高木”有木葉形象;“高樹”飽滿,“高木”空闊,落木千山;“木”在這裡比“樹”顯得更加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