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65057697170

    不管是哪種鍵的組合,即使我用執行命令 Win + R,輸入 taskmgr,或者是右擊工作列,照樣能開啟任務管理器,不過電腦卡死時不太容易響應。

    我經常用虛擬機器,也曾心血來潮裝過歷代所有版本的 Windows,就以作業系統發展歷程的角度來抽絲剝繭下其中的緣由吧。

    最初在 DOS 時代(包括 Windows 3.1)時,PC 業界約定了 Ctrl-Alt-Delete(以下均簡稱為 C-A-D)是觸發底層,重啟電腦的快捷鍵,只要系統假死或卡慢、出錯,用這個組合鍵強制重啟,是可以解決一些問題的。

    後來到了 Windows 95 至 Windows Me,C-A-D 開啟的是“關閉程式”的對話方塊,而且下方還附帶一條警告:“再次按下 ctrl + alt + del 會重啟計算機。”

    這其實是任務管理器的雛形,能被人所接受。

    值得提一下這階段其中兩個很有標誌意義的發行版本——

    1. Windows NT。

    作為面向伺服器的系統,C-A-D 不僅能開啟“關閉程式”對話方塊,還首次開了安全登入的先河(被後來的 Windows Server 採用)。這裡系統有個說法,不知道 Windows 老使用者注意到沒有:

    使用者在登入前按 Ctrl-Alt-Delete 可確保使用者在輸入其密碼時透過可信路徑進行通訊,以保護防止其他偽造的登入介面攻擊計算機。這種情況僅適用於 Windows 服務和域密碼,與網頁和特定應用程式相關的密碼不需要按 Ctrl-Alt-Delete。

    2. Windows 2000。

    在此版本中,C-A-D 開啟的是安全登入視窗,包括密碼重置、鎖定計算機等功能,並首次引入任務管理器,不過不能直接透過組合鍵喚醒。然而 Windows 2000 卻在 Windows Me 之前上市,也就是說 Windows Me 根本沒有任務管理器,這一點有點奇怪。

    到了 Windows XP,切換則較靈活。

    而歡迎螢幕啟用時,由於按下 C-A-D 就可以直接啟動任務管理器,省去了“再點一次”的麻煩,並且 Windows XP 的易用性和裝(dao)機(ban)率高,遠超先前的版本,這種透過快捷鍵就能撥出任務管理器的方式,自然得到了國內使用者的認可。

    一言以蔽之,是 Windows XP 造就了國內大多數使用者使用 C-A-D 的使用習慣。

    不過,微軟又做了改動,從 Windows Vista 開始直至現在的 Windows 10,C-A-D 卻直接開啟安全選項螢幕,不是直接撥出任務管理器了,但介面設計越來越簡潔。

    然而,Windows XP 的老規矩還是保留了下來,直至現在。

    p.s. “安全登入”是可以在“本地安全策略”開啟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下屬反覆在業績上作弊,本人希望開除但老闆不同意,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