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迷影生活

    一個“小破球”火了,累計票房最終達到了驚人的46.55億元,即便是《復仇者聯盟4》的強勢來襲,創造國內票房奇蹟的《流浪地球》依然達到了硬科幻開山之作的地位。《流浪地球》的巨大成功也意味著,洶湧激烈的科幻片跟風大潮,還有五分鐘到達戰場。

    看看即將上映的《上海堡壘》,古天樂、劉青雲主演的《明日戰機》,以及漫改黑馬科幻作品《拓星者》,就知道《流浪地球》強勢的開創作用是多麼重要。

    在科幻片大潮到來之前,有這麼一部看起來孤零零的片子,雖然是末日災難題材的擦邊球,但很用心的用以小見到的方式,細膩而不失溫情的探討一種可能性:如果太陽消失了,人類該如何自處?

    這就是小成本軟科幻片《最後的日出》,一部值得尊敬的作品。

    但凡小成本,必須在創意和設定上特別出彩,才能給出一個把觀眾死死摁在座位上理由,在以小博大的殘酷市場中先聲奪人。《最後的日出》的故事背景很簡單:太陽不再發光,地球極寒永夜。看過大劉原著的瞬間秒懂,這不是電影版《流浪星球》的前傳麼?

    我始終認為,不要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作品,不要唯雙標、政治正確論英雄,帶著熱情的冷靜看待用心拍作品的中國電影人是很重要的。

    不必妄自菲薄,也不要狂妄自大,《最後的日出》確實有問題,說不清是借鑑還是致敬,不太成功的末日氛圍營造,想來也是成本、投入所限,但是它至少是一部主線清晰、故事流暢的合格之作,試圖展示出人性的複雜、表達了對未知的恐懼,特別是與妖豔脂粉味的網大站在一塊時,它的劇本內涵和人物塑造的優勢就顯出來了。

    看得出來,本片的主創確實在很用心的講述故事、塑造人物,在內心戲的處理和人性的剖析上確實很有想法。

    《最後的日出》多少借鑑了《驚變28天》、《行屍走肉》這類歐美末世題材的人性拷問元素,以及成熟的公路電影套路,但整個故事講得很耐心、很細膩,穿插其間的支線和細節也很豐滿、很感動。理工男主與感性女主在逃亡之路上,從互補對付到理念碰撞、從相互理解到互訴衷腸,很自然推動了劇情,同時也把人物立起來了。

    用熱忱之心迎擊人性的灰暗,這是《最後的日出》一以貫之的精神核心。雖然片中展現的情節,多少有些現世報的嫌疑,但末世之路上的男女主角,至少做到了獨善其身,並因此獲得了身心的救贖。

    如果投資再多一些、設定再斟酌一些、內涵在挖得深一些,《最後的日出》或許會有更多的關注度和美譽度。雖然瑕疵難掩,但我依然認為,它依然是一部值得得一看的中國產電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青銅器在商朝有什麼重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