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鋒和側鋒的說法,自古以來眾說紛紜,是非難以分辨,剛才在看回復時,有一個朋友剛好提到這個話題,心有所感,信手寫一些個人的想法。
竊以為,“中鋒”和“側鋒”這種名詞意義的賦予,本身就是很私人的,或者是有時代侷限性的。
比如“隸書”一詞,在魏晉時期甚至到有唐一代,都長時間作為楷書的代名詞,故有“漢隸”和“唐隸”“今隸”之分,後人讀書論之時難免會有所困擾。
再如“側鋒”一詞,目前大概有兩種意思:
一種是跟“正鋒”對立的,意思就是在保持筆尖基本行走於筆畫之內的時候,一個是筆桿筆直的行筆,叫做“正峰”,又有名為“躍”。而“側鋒”在這裡就是筆桿倒向某一邊,形成搖腕的狀態,比如寫點的時候,就經常是這樣的一種狀態,所以又有名為“側”。
另外一種是指書寫出來的筆畫質量而言,“中鋒”代表一種兩邊光滑的運筆痕跡,側鋒代表一種其中一邊出現毛邊的痕跡。事實上,個人以為,控筆能力真正強的人,不管怎麼寫,都不會出現這樣的筆畫,因為在起筆收筆的地方,感受到了一定會做足調鋒動作,保證行筆過程中形成完美的軌跡,偶爾有一點,也往往是為了刻意打破完美狀態而顯露出來的。所以,這種所謂的“側鋒”,我把它理解為“敗筆”,在正常書寫過程中,它是不被允許出現的。
很顯然,寫到這裡,觀點已經很明確了,“中”和“側”,我認為就是兩種不同的用筆方式和書寫狀態,“中”就是傳說中的“篆籀筆法”,“側”就是神話般的“二王筆法”,這兩種用筆方式當然沒有高下之分,甚至在唐代達到了高度的統一,從褚遂良開始,到張旭,到顏真卿、懷素,他們的各個時期作品非常精彩的給我們展示了“中”和“側”是如何慢慢走到一起的,其中尤以顏真卿成就最高,他的《爭座位》和《祭侄稿》是兩座筆法寶庫,當然我們的“廣大教化主”褚遂良也是重要人物,《雁塔聖教序》筆法變化多端,中側並用,美輪美奐。
所以,關於中側之爭,個人認為可以休矣,要想真正做到“天人合一”,讓毛筆完全發揮人的性情和所有技巧,也讓人可以完全發揮毛筆的特點,那麼各種用筆方法我們都要掌握,更要知道該在何處恰到好處的去運用它們。 在這條道路上,我們每一個人,都任重而道遠。
關於中鋒和側鋒的說法,自古以來眾說紛紜,是非難以分辨,剛才在看回復時,有一個朋友剛好提到這個話題,心有所感,信手寫一些個人的想法。
竊以為,“中鋒”和“側鋒”這種名詞意義的賦予,本身就是很私人的,或者是有時代侷限性的。
比如“隸書”一詞,在魏晉時期甚至到有唐一代,都長時間作為楷書的代名詞,故有“漢隸”和“唐隸”“今隸”之分,後人讀書論之時難免會有所困擾。
東漢 熹平石經 尚書殘石再如“側鋒”一詞,目前大概有兩種意思:
一種是跟“正鋒”對立的,意思就是在保持筆尖基本行走於筆畫之內的時候,一個是筆桿筆直的行筆,叫做“正峰”,又有名為“躍”。而“側鋒”在這裡就是筆桿倒向某一邊,形成搖腕的狀態,比如寫點的時候,就經常是這樣的一種狀態,所以又有名為“側”。
另外一種是指書寫出來的筆畫質量而言,“中鋒”代表一種兩邊光滑的運筆痕跡,側鋒代表一種其中一邊出現毛邊的痕跡。事實上,個人以為,控筆能力真正強的人,不管怎麼寫,都不會出現這樣的筆畫,因為在起筆收筆的地方,感受到了一定會做足調鋒動作,保證行筆過程中形成完美的軌跡,偶爾有一點,也往往是為了刻意打破完美狀態而顯露出來的。所以,這種所謂的“側鋒”,我把它理解為“敗筆”,在正常書寫過程中,它是不被允許出現的。
很顯然,寫到這裡,觀點已經很明確了,“中”和“側”,我認為就是兩種不同的用筆方式和書寫狀態,“中”就是傳說中的“篆籀筆法”,“側”就是神話般的“二王筆法”,這兩種用筆方式當然沒有高下之分,甚至在唐代達到了高度的統一,從褚遂良開始,到張旭,到顏真卿、懷素,他們的各個時期作品非常精彩的給我們展示了“中”和“側”是如何慢慢走到一起的,其中尤以顏真卿成就最高,他的《爭座位》和《祭侄稿》是兩座筆法寶庫,當然我們的“廣大教化主”褚遂良也是重要人物,《雁塔聖教序》筆法變化多端,中側並用,美輪美奐。
顏真卿《祭侄文稿》高畫質所以,關於中側之爭,個人認為可以休矣,要想真正做到“天人合一”,讓毛筆完全發揮人的性情和所有技巧,也讓人可以完全發揮毛筆的特點,那麼各種用筆方法我們都要掌握,更要知道該在何處恰到好處的去運用它們。 在這條道路上,我們每一個人,都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