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929051110842

    Noblesse Oblige,翻譯為高貴的義務。原本是指那些歐洲封建貴族在擁有頭銜的同時所應當承擔的義務。比如騎士階層是要保衛領地,領地上的貴族要保護自己領土上的農民(當然更重要的是自己的領土)不受侵犯(否則過年地主家就沒餘量了)。有點兒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意思。

    做貶義用有很多情況,看具體語境了。一般在現代社會中不太會用這個,因為我們都知道特權階級並不更加高貴,相反很可能更加齷齪。尤其是在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後對於原本封建意識形態的瓦解。沒有一個富人會公開說自己的義務是“高貴的”,除非他是中二病。

    所以做貶義用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比如一個貴族對自己領地內的新娘施行“初夜權”。可能被嘲諷為Noblesse Oblige。用來諷刺貴族虛偽的一面。用來挖苦有些人在偽善地履行他強制性的義務,或在履行這些義務時表現出居高臨下的態度。比如有些人表現得大方僅僅是為了讓他們自己感覺好。這個現在比較常用。用Noblesse Oblige來正當化自己的特權行為:因為我承擔了更多的責任,所以我的特權是合理的。(因為我帶兵打仗了,所以我強搶民女是合法的233)如果用在形容一個在現代社會里的特權階級,或者有錢人所做的事情是Noblesse Oblige,可能會帶有曖昧不明的味道。因為受新自由主義影響的資本家(比如在美國)一般是很反感這類帶有封建意識形態的詞的。

    所以這個詞帶有很多兩面的意味。正面意味是它可以形容一個人的自我犧牲,為社群做出的努力。反面意味則是形容居高臨下的偽善,自以為是的慷慨,以及對特權厚顏無恥的狡辯。

    為什麼會演變成這樣剛才也說了。由於資產階級的興起,一個人能力越大,是否承擔更多的義務,和他的出生,地位慢慢變得不再有關係。套在“貴族“這個詞頭上的光環慢慢就沒有了。這種屬於封建時代的意識形態也瓦解了,原本的褒義詞也可以被用來諷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課不認真聽講檢討書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