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卜甲院人

    晚清有兩大考古發現,一為燉煌藏經洞,一為殷墟甲骨文。而甲骨文的發現,將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上推了整整一個商朝。發現人為京都團練大臣,金石書法家,山東人王懿榮。王氏以重金從中藥店収購帶字甲骨,並鑑定出這是殷商文字,然不知出於何處。西寇八國犯京,王氏殉國。後來,甲骨歸《老殘遊記》作者劉諤,並出版《鐵雲藏龜》。此事被羅振玉得知,派弟四處搜訪。加推測,經商丘,淇縣,湯陰,安陽,一路苦尋,終至小屯,甲骨出土真相遂大白天下。

    甲骨出土,不自王氏鑑定1899年始。據說,小屯一帶,早在此前三十餘年,即有人陸續發現甲骨,當地人稱為龍骨。有一剃頭匠李氏民,身患惡瘡,用來止毒,傷愈,遂取龍骨售於集市。村民爭仿,削刮其字,大者碎之,售與藥肆,謀取小利。後龍骨流入京津,通都大邑,不知多少片龍骨被搗碎吞噬,多少甲骨文字被吞無算,考古發現稱“人吞商史”誠可痛惜。甲骨有一字可值萬金,今人識一新字,可賞十萬金。而當年村民無知,既不識字,也不識藥性。所謂龍骨,僅可補鈣,村民何辜!

    《史記》有《龜策列傳》而無言甲骨文。《史記》兩言“殷墟”,一在《項藉本紀》“殷墟……洹水南”,一在《宋微子世家》“箕子過故殷墟……作麥秀之歌”。魏晉間向秀《思舊賦》“悲麥秀於殷墟”。惜後人長時對殷墟位置迷失無考,至清季遂有吞甲之恨!

    後世對三代考古,不能存於今日者,有汲冢竹書,以散亂無序,原簡不存,缺失比對,甚感遺憾。若甲骨早被世人所知,亦難逃厄運,恐又一大遺憾。

    甲骨文字之發現,證明了商代五六百年的歷史並非虛構。尤其是盤庚273年的文字史,使人明確商王世系。為研究商代政治經濟軍事醫學及手工農業等社會生產生活,奠定了全方位基礎。甲骨文字之美,也為書法藝術增一門路。甲骨先非科學發掘,後來到二十年代中期,方有科考。逢於亂世,甚是可悲,甲骨流入列強,始成國際顯學。建國後也科學發掘出土日夥,國內外總計達15萬片之多。亦是甲骨之大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魚缸漏啦,又從新打的玻璃膠,需要幾天才能使用啊,有什麼要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