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阿嘛

    “開卷有益”是一句老話。正因為是老話,因此可疑。

    開卷為什麼就一定有益呢?其邏輯前提大約無非認為書是個好東西。既然是好東西,接觸一下總歸有好處。這其實同樣似是而非。但凡是好東西,就一定要接觸,或接觸了就一定有好處嗎?人參倒是好東西,也有吃了壞事的吧?何況書非人參。人參好歹是補品,書卻未必,沒準是瀉藥。世上有好書也有壞書,有讀了讓人長見識的,有讀了讓人犯糊塗的,還有讀了讓人幹壞事的,並非一定就好東西,怎麼能說一開卷就有益?

    就算是讀好書吧,請問又有哪些益處?想當然,無非益智、勵志、增長知識、提高修養,也就是起到知識教育、道德教育和審美教育的作用。我不否認讀書有這樣的作用。問題是,讀書的作用僅此而已,我們也未必一定要讀書。比方說,還可以上網,甚至就連打麻將也能益智健腦,要不怎麼說麻將是“平面太極拳”?苟如此,則“開卷有益”和“搓麻有益”又有什麼兩樣?至於最為道德家們所看重的“勵志”功能,也同樣經不起推敲,讀書人的“志”或許要靠讀書來“養”,其他人就未必,比如劉邦項羽就不是,“劉項原來不讀書”麼!梁斌的小說有副對聯去:“與有肝膽人共事,於無字句處讀書。”這是何等志向?卻與讀書無關。實際上,“人各有志”,哪能都靠讀書來“勵”?更何況,一個人的“志”如果還要靠讀書之類的辦法來“勵”,那這個“志”本身就十分可疑。

    再說了,讀書就一定勵志嗎?怕也難講。周國平先生有云,“玩物也可養志”。同樣,讀書沒準也會喪志。世界上有激勵意志的書,也有消磨意志的書。消磨意志的方法也很多:有不動聲色的,也有當頭棒喝的,弄不好就給你來個“萬念俱灰”。

    開卷既然並非一定有益,為什麼還要說“開卷有益”,而且很少有人懷疑呢?但在我看來,讀書可以有一千條理由,唯獨不能用“有益”做理由。一個人如果事先存了功利的目的,那書是一定讀不好,甚至讀不成的。道理也很簡單:如果僅僅因為有益才讀書,那麼,倘若無益呢?就不讀了?

    愛,是不能強迫的,也是無法泯滅的。因此,愛,才是讀書唯一“正當”而“牢靠”的理由。既然如此,開卷又何必有益、何需有益?還不如說“開卷有趣”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PQC和OQC主要是負責哪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