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的潛艇,對付敵國的驅逐艦,只有一種攻擊手段,就是發射魚雷。那個年代的魚雷全部都是直航式魚雷,沒有制導裝置,不會“拐彎”。而且只有在潛望鏡深度,才能保證魚雷瞄得準,一旦下潛到超過潛望鏡深度,潛艇就只能透過聲納來判斷敵驅逐艦的大致方位,此時發射的魚雷基本相當於“盲打”,命中目標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然而,即使魚雷能夠瞄得準,也不一定能打得上,因為驅逐艦體積小、航速快,只需在發現魚雷後及時轉舵,就可輕而易舉地擺脫魚雷的攻擊。
而驅逐艦對付潛艇,則有兩種極具威脅的攻擊手段:不光可用艦炮火力對處在海面或潛望鏡深度的潛艇構成威脅,還可利用深水炸彈對處在潛望鏡深度以下的潛艇實施居高臨下的轟炸。由於炸藥在水下爆炸後產生的衝擊波強度,比在空氣中爆炸形成的大數十倍,因而深水炸彈對潛艇具有致命威脅。
由此可見,從攻擊手段上看,二戰時期的潛艇對於驅逐艦來說,完全處於下風,驅逐艦可稱得上是潛艇的“剋星”。不像現在,潛艇既可使用聲納制導式魚雷,從水下攻擊敵驅逐艦吃水線以下部位,還可發射潛射式導彈對驅逐艦實施遠距離攻擊。在當時那個年代,潛艇一遇到驅逐艦,往往就只剩下跑的份兒。
當然,跑也需要策略,漫無目的的跑和等死差不多。二戰時期,潛艇一旦覺察航跡暴露、自己被敵國驅逐艦發現。此時,潛艇首先要做的是,迅速下潛,防止自己被驅逐艦上的艦炮火力擊中。其次,在聲納探測敵驅逐艦概略位置的基礎上,規避敵發射的深水炸彈,並駕駛潛艇向友鄰部隊方向撤離,以便藉助友鄰部隊的火力,清除掉潛艇自身所遇到的威脅。
電影《從海底出擊》較好地演繹了二戰時期潛艇遭遇敵驅逐艦後所採取的一般規避方法。德軍艇長透過下潛深度、聲納搜尋、靈活規避、保持靜默等手段,最終擺脫了英軍驅逐艦的一路追殺。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有錯訛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二戰時期的潛艇,對付敵國的驅逐艦,只有一種攻擊手段,就是發射魚雷。那個年代的魚雷全部都是直航式魚雷,沒有制導裝置,不會“拐彎”。而且只有在潛望鏡深度,才能保證魚雷瞄得準,一旦下潛到超過潛望鏡深度,潛艇就只能透過聲納來判斷敵驅逐艦的大致方位,此時發射的魚雷基本相當於“盲打”,命中目標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然而,即使魚雷能夠瞄得準,也不一定能打得上,因為驅逐艦體積小、航速快,只需在發現魚雷後及時轉舵,就可輕而易舉地擺脫魚雷的攻擊。
而驅逐艦對付潛艇,則有兩種極具威脅的攻擊手段:不光可用艦炮火力對處在海面或潛望鏡深度的潛艇構成威脅,還可利用深水炸彈對處在潛望鏡深度以下的潛艇實施居高臨下的轟炸。由於炸藥在水下爆炸後產生的衝擊波強度,比在空氣中爆炸形成的大數十倍,因而深水炸彈對潛艇具有致命威脅。
由此可見,從攻擊手段上看,二戰時期的潛艇對於驅逐艦來說,完全處於下風,驅逐艦可稱得上是潛艇的“剋星”。不像現在,潛艇既可使用聲納制導式魚雷,從水下攻擊敵驅逐艦吃水線以下部位,還可發射潛射式導彈對驅逐艦實施遠距離攻擊。在當時那個年代,潛艇一遇到驅逐艦,往往就只剩下跑的份兒。
當然,跑也需要策略,漫無目的的跑和等死差不多。二戰時期,潛艇一旦覺察航跡暴露、自己被敵國驅逐艦發現。此時,潛艇首先要做的是,迅速下潛,防止自己被驅逐艦上的艦炮火力擊中。其次,在聲納探測敵驅逐艦概略位置的基礎上,規避敵發射的深水炸彈,並駕駛潛艇向友鄰部隊方向撤離,以便藉助友鄰部隊的火力,清除掉潛艇自身所遇到的威脅。
電影《從海底出擊》較好地演繹了二戰時期潛艇遭遇敵驅逐艦後所採取的一般規避方法。德軍艇長透過下潛深度、聲納搜尋、靈活規避、保持靜默等手段,最終擺脫了英軍驅逐艦的一路追殺。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有錯訛之處,敬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