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步笑百步”的成語最早見於《孟子· 惠王上》,比喻自己跟別人有同樣的缺點或錯誤,只是程度上輕一些,卻譏笑別人。 我們從這一成語要反映的寓義可以作出如下推論:退五十步和百步沒有什麼差別,推而論之,退一步和退一百步也沒有本質區別。為此,只要有缺點或錯誤,不論程度如何,其性質都是一樣的,似乎沒有加以區分的必要。亦即事情只有質的迥異,沒有量的差別,凡事非此即彼,絕然沒有一種“中間狀態”。我認為這種認識在理論是錯誤的。如果說學生考試90分以上算優異的話,那麼所有沒達到90分的在性質上都是一樣的,89分和1分是沒有區別的。但我們看到,89分和60分是有區別的,即使是不及格的59分和1分也分明是有重大區別的。正因為有了這種量的區別,分數所代表的成績才有了其實際意義。 以上的這種錯誤認識在實踐中也是十分有害的。比如說,犯一次錯和犯十次錯若不以量來區別對待,就有在一次犯錯之後犯十次的傾向;貪汙一百元是貪,貪汙萬元也是貪,若不在量上加以區別,貪官就有多貪的可能;殺一個人是殺人犯,殺十個人也是殺人犯,在刑罰上若沒有量的區分,罪犯就有殺十個人的可能;若只以質來區分,我們在客觀上就會助長犯罪。照此看來,害莫大焉。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呢?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態度。以五十步笑百步為例:兩者雖均為退兵,畢竟五十步者較百步者以勇氣和膽量而論,還是略微強些許。其笑雖不該,卻也合理可鑑。四十步可笑五十步,十步可笑二十步,一步可笑兩步,若能作如是肯定,客觀上反而能鞭策前進,帶動後進,從而接近無人退卻的理想狀態;不如此加以肯定和區分,兵卒定會競比而退,還有什麼打仗可言?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是一種較為科學的認識方法。既以定性認清事物的性質,又以定量區分事物的變化;既以定性把握事物的發展方向,又以定量調節事物的發展程序。這是科學的認識事物的方法。
五十步笑百步”的成語最早見於《孟子· 惠王上》,比喻自己跟別人有同樣的缺點或錯誤,只是程度上輕一些,卻譏笑別人。 我們從這一成語要反映的寓義可以作出如下推論:退五十步和百步沒有什麼差別,推而論之,退一步和退一百步也沒有本質區別。為此,只要有缺點或錯誤,不論程度如何,其性質都是一樣的,似乎沒有加以區分的必要。亦即事情只有質的迥異,沒有量的差別,凡事非此即彼,絕然沒有一種“中間狀態”。我認為這種認識在理論是錯誤的。如果說學生考試90分以上算優異的話,那麼所有沒達到90分的在性質上都是一樣的,89分和1分是沒有區別的。但我們看到,89分和60分是有區別的,即使是不及格的59分和1分也分明是有重大區別的。正因為有了這種量的區別,分數所代表的成績才有了其實際意義。 以上的這種錯誤認識在實踐中也是十分有害的。比如說,犯一次錯和犯十次錯若不以量來區別對待,就有在一次犯錯之後犯十次的傾向;貪汙一百元是貪,貪汙萬元也是貪,若不在量上加以區別,貪官就有多貪的可能;殺一個人是殺人犯,殺十個人也是殺人犯,在刑罰上若沒有量的區分,罪犯就有殺十個人的可能;若只以質來區分,我們在客觀上就會助長犯罪。照此看來,害莫大焉。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呢?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態度。以五十步笑百步為例:兩者雖均為退兵,畢竟五十步者較百步者以勇氣和膽量而論,還是略微強些許。其笑雖不該,卻也合理可鑑。四十步可笑五十步,十步可笑二十步,一步可笑兩步,若能作如是肯定,客觀上反而能鞭策前進,帶動後進,從而接近無人退卻的理想狀態;不如此加以肯定和區分,兵卒定會競比而退,還有什麼打仗可言?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是一種較為科學的認識方法。既以定性認清事物的性質,又以定量區分事物的變化;既以定性把握事物的發展方向,又以定量調節事物的發展程序。這是科學的認識事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