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工業並不是為了發展,而是為了賺快錢。
快錢賺完了,放在國內不好賺了,他就把工業轉走。
美國的工業產生與興起的根本原因都是迎合市場,而不是國家把工業一個戰略,作為一個國本看待的。
英國的去工業化走得早,英國基於勞動力,原料的原因,把工業外轉,英國去掉的工業跑到了美國。
美國原本是幹嘛的?美國原本是種地的,種地才會有奴隸制。
後來英國轉到美國的工業需要勞動力,需要相對平等,和美國農業的奴隸制衝突了,於是搞南北戰爭。搞完南北戰爭,美國一方面給歐洲當工廠,一方面建設自己,工業慢慢起來。
再後來大家都知道,二戰了嘛,美國工業瘋狂發財。除了發外面的財,還有自己人的財,比如賣汽車。一直持續到冷戰結束。冷戰期間,美國要爭先進,搞軍備競賽,那也是工業。
美國一路靠著滿世界的市場需求,工業發展。
冷戰一完,市場份額的競爭壓力突然沒了,美國靠吃掉蘇聯的市場份額,又發展了一段時間。
沒有餘地給它擴張了啊。
資本是要擴張的,不擴張的資本相當於死了。
只能“去工業化”,把廠子搬走,國內賺不到錢。
去工業化就這麼來的。
去工業化實際上是把廠子搬走,去更好的賺錢。這就是它最大的優點。
我們看到它的缺點,是因為,中國沒有把工業只當作賺錢的東西。工業還是個建設的東西,是個國本,動搖不得的東西。
工業這東西,擁有它,可以賺錢,但沒有它,就要被人卡脖子。
去工業化,是資本沒被卡過脖子,也忘記了卡脖子,只看到可以賺錢。資本趨利,成就了工業,也送走了工業。
對美國來說,工業是商業行為,對中國來說,工業是政治行為。工業留在本地不能給資本帶來鉅額利潤的時候,資本會毫不留情地拋棄工業。目前為止,工業的社會能力,是政治永遠都需要的。
它們生下來就擁有棍子,拿棍子搶錢很爽,後來它們想更爽,讓小弟拿棍子替他們搶錢。他們眼裡,棍子=錢。
我們沒有棍子,被人搶了很多,很痛。我們眼裡,沒棍子=捱打。棍子=不捱打。錢倒是次要的。
所以,中國是不可能去工業化的。
美國的工業並不是為了發展,而是為了賺快錢。
快錢賺完了,放在國內不好賺了,他就把工業轉走。
美國的工業產生與興起的根本原因都是迎合市場,而不是國家把工業一個戰略,作為一個國本看待的。
英國的去工業化走得早,英國基於勞動力,原料的原因,把工業外轉,英國去掉的工業跑到了美國。
美國原本是幹嘛的?美國原本是種地的,種地才會有奴隸制。
後來英國轉到美國的工業需要勞動力,需要相對平等,和美國農業的奴隸制衝突了,於是搞南北戰爭。搞完南北戰爭,美國一方面給歐洲當工廠,一方面建設自己,工業慢慢起來。
再後來大家都知道,二戰了嘛,美國工業瘋狂發財。除了發外面的財,還有自己人的財,比如賣汽車。一直持續到冷戰結束。冷戰期間,美國要爭先進,搞軍備競賽,那也是工業。
美國一路靠著滿世界的市場需求,工業發展。
冷戰一完,市場份額的競爭壓力突然沒了,美國靠吃掉蘇聯的市場份額,又發展了一段時間。
沒有餘地給它擴張了啊。
資本是要擴張的,不擴張的資本相當於死了。
只能“去工業化”,把廠子搬走,國內賺不到錢。
去工業化就這麼來的。
去工業化實際上是把廠子搬走,去更好的賺錢。這就是它最大的優點。
我們看到它的缺點,是因為,中國沒有把工業只當作賺錢的東西。工業還是個建設的東西,是個國本,動搖不得的東西。
工業這東西,擁有它,可以賺錢,但沒有它,就要被人卡脖子。
去工業化,是資本沒被卡過脖子,也忘記了卡脖子,只看到可以賺錢。資本趨利,成就了工業,也送走了工業。
對美國來說,工業是商業行為,對中國來說,工業是政治行為。工業留在本地不能給資本帶來鉅額利潤的時候,資本會毫不留情地拋棄工業。目前為止,工業的社會能力,是政治永遠都需要的。
它們生下來就擁有棍子,拿棍子搶錢很爽,後來它們想更爽,讓小弟拿棍子替他們搶錢。他們眼裡,棍子=錢。
我們沒有棍子,被人搶了很多,很痛。我們眼裡,沒棍子=捱打。棍子=不捱打。錢倒是次要的。
所以,中國是不可能去工業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