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正格與偏格 常見有說近體詩格律者,論及正格與偏格,包括清人編的唐詩三百首裡也這麼說,大致是說:五言律詩仄起為正格,平起為偏;七言律詩平起為正格,仄起為偏(平起、仄起概以首句第二字論),竊以為不然。正偏當指對句中的平仄對應是否整齊,若首句入韻,不論平起、仄起均不能正對,只能是偏對,即只能顧及“二四六分明”了。如五言仄起入韻式: 仄仄仄平平,只能對:平平仄仄平,第三字、第五字平仄是不能相對的,怎麼能算正格呢?反之,若首句不入韻,不論平起仄起均能正對。因為律句只有四個句式,以七言為例: A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 B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 C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 D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以上各句式去掉前兩字,便是五言的四個句式。首句若不入韻,換成仄起,不過是把ABCD 換成了CDAB 怎麼會“不正”呢,首句入韻就會打破之中嚴絲合縫的對應關係,反正四句中只有BD是帶平聲韻腳的,或者A換成D,或者C換成B,就演變出了另外兩個句式DBCD和BDAB。總之正格與偏格和首句是否入韻相關,和平起、仄起無涉! 那麼,怎麼會有正格與偏格的區別呢?我猜想和科舉考試的應制詩有關,清應制詩限定五言八韻,如果首句入韻就成九韻了,如果再依習慣首句用鄰韻,就會被黜,所以沒有自己找倒黴的,既然是朝廷定的,那當然是“正格”了。 具體到詩家使用格律,習慣上五言首句不入韻,七言首句入韻。若依舊說,大部分的七言都是偏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習慣呢?還是猜想一下吧!可能和吟誦有關,五言句短,首句不入韻也不感到離韻遠,並且景物詩慣用五言,不入韻還會有一種來回拉“鏡頭”的感覺。七言長於諷喻抒情,因為句長,首句入韻易於上口,一氣呵成!當然這只是相當然的猜測。 此外,舊說正偏還有個從格律角度的寬言區別,如七言的仄起入韻式和五言的平起入韻式,在格律上是最嚴的。就是兩次使用B句,B句七言只有第一字不論,其餘三句均可一、三兩子不論;五言則一字不能動。就本人的習慣以為最好用的是七言DBCD式,即七言平起入韻式,因為萬事開頭難,第一句就用只有第一個字不論平仄B句,有點不自由,哈哈!這當然是功力不夠的原因,正因如此感覺才真實!若是高手,又怎麼能體會格律的寬嚴呢!
所謂正格與偏格 常見有說近體詩格律者,論及正格與偏格,包括清人編的唐詩三百首裡也這麼說,大致是說:五言律詩仄起為正格,平起為偏;七言律詩平起為正格,仄起為偏(平起、仄起概以首句第二字論),竊以為不然。正偏當指對句中的平仄對應是否整齊,若首句入韻,不論平起、仄起均不能正對,只能是偏對,即只能顧及“二四六分明”了。如五言仄起入韻式: 仄仄仄平平,只能對:平平仄仄平,第三字、第五字平仄是不能相對的,怎麼能算正格呢?反之,若首句不入韻,不論平起仄起均能正對。因為律句只有四個句式,以七言為例: A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 B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 C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 D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以上各句式去掉前兩字,便是五言的四個句式。首句若不入韻,換成仄起,不過是把ABCD 換成了CDAB 怎麼會“不正”呢,首句入韻就會打破之中嚴絲合縫的對應關係,反正四句中只有BD是帶平聲韻腳的,或者A換成D,或者C換成B,就演變出了另外兩個句式DBCD和BDAB。總之正格與偏格和首句是否入韻相關,和平起、仄起無涉! 那麼,怎麼會有正格與偏格的區別呢?我猜想和科舉考試的應制詩有關,清應制詩限定五言八韻,如果首句入韻就成九韻了,如果再依習慣首句用鄰韻,就會被黜,所以沒有自己找倒黴的,既然是朝廷定的,那當然是“正格”了。 具體到詩家使用格律,習慣上五言首句不入韻,七言首句入韻。若依舊說,大部分的七言都是偏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習慣呢?還是猜想一下吧!可能和吟誦有關,五言句短,首句不入韻也不感到離韻遠,並且景物詩慣用五言,不入韻還會有一種來回拉“鏡頭”的感覺。七言長於諷喻抒情,因為句長,首句入韻易於上口,一氣呵成!當然這只是相當然的猜測。 此外,舊說正偏還有個從格律角度的寬言區別,如七言的仄起入韻式和五言的平起入韻式,在格律上是最嚴的。就是兩次使用B句,B句七言只有第一字不論,其餘三句均可一、三兩子不論;五言則一字不能動。就本人的習慣以為最好用的是七言DBCD式,即七言平起入韻式,因為萬事開頭難,第一句就用只有第一個字不論平仄B句,有點不自由,哈哈!這當然是功力不夠的原因,正因如此感覺才真實!若是高手,又怎麼能體會格律的寬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