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JeM天

    這使得應用端出現了三個半的常見商業模式:

    一是傳統的甲方乙方外包模式:

    這是目前市場上的絕對主流,儘管大多數企業都說自己是做平臺的,而實際上能落袋的收入都是來自於解決方案與系統整合。

    二是類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

    這類企業多是技術型的,基於物聯網的技術開發出許多新奇好玩的東西,但是涉及到如何實現商業變現、能產生多大的商業價值,一時半會還真說不清。

    三是類運營商的薅羊毛模式:

    面向C端使用者開展的租約式服務,是物聯網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的產物。當用戶使用其產品或服務時,需要做受理、開通、計費、收費、服務,這都和運營商的“薅羊毛”非常接近。不光是商業模式,其在資源管理上也與運營商有頗多相近之處(比如共享單車)。

    最後的半個是類似於大資料的商業模式。

    在資本論之前撰文寫過的大資料與物聯網的關係裡,就曾表示,物聯網是資料採集的不二選擇,非但可以在量上比以往大得多,而且商業價值往往非常明確。(比如樹根互聯、美林資料的工業資料運營)

    之所以是半個,是因為這種商業模式至今也沒人能夠成功盈利,其本身也尚且存在巨大的“孤島效應”。

    【平臺企業】

    人人都說平臺類的領域裡,有著孕育下一代BAT的機會。

    資本論認為,物聯網平臺大體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通用平臺,一種是行業垂直平臺。

    要想成為一家做平臺的公司,終端使用者、資金都是必須要過的硬門檻。大公司做平臺的優勢在於有已經非常成熟的終端使用者和硬體的生產能力,反過來看,小企業日子就比較艱難了,要設計、開模,做樣機,嘗試量產,這使得前期的投入成本非常高。投放市場後,還要有銷售的渠道、物流、倉儲、售後的問題擺在眼前,需要解決。傳統的硬體廠商從硬體、模具、生產再到渠道都已經有了有非常成熟供應鏈系統。這麼一看小企業簡直是活不了了。

    但大企業做物聯網平臺就能一帆風順嗎?並不。

    做平臺,首先生態鏈一定要夠開放,然而大企業做生態鏈的時候,出於對自身商業利益的保護,都採取的是封閉政策。(例如海康威視就有一套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十分先進的音影片公用平臺技術,但只對自家開放)

    所以在整個物聯網領域裡,很少見到有能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泰羅所提出的科學管理制度有哪些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