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15度以上的酒很常見。
葡萄酒的發酵過程就是酵母吃掉糖分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所以酒精度只跟兩個東西有關:
1、葡萄中的含糖量
葡萄中的含糖量跟什麼有關?答案是跟品種、種植環境、土壤、水分、氣候甚至種植方式等有關。
比如東北的葡萄乾沒有新疆的好吃,這就是典型的氣候決定含糖量的例子。
新世界葡萄酒國家有許多自然條件優越,比如澳洲、智利等等,光照日曬強烈,葡萄的含糖量可以很高,所以要釀出高酒精度的葡萄酒非常容易。
2、酵母
為什麼跟酵母有關?因為在早期科技不發達的時代,我們沒有耐高酒精度的酵母,所以發酵到一定酒精度後,酵母自己就被自己的排洩物(酒精)殺死了,因此葡萄酒的度數很難做到15度以上。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家們為我們培育出了耐高酒精的酵母,現在酒莊裡發酵到15度甚至16度以上輕輕鬆鬆。
所以,15度以上的葡萄酒非常常見,並不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珍貴。
其次,15度以上並不代表好酒。酒精度和葡萄酒的好壞並沒有直接關係。
既然15度以上的葡萄酒很容易就可以釀造,我們為什麼不把葡萄都種的甜甜的,再用上耐高糖高酒精度的酵母,全部釀造高酒精度的葡萄酒呢?
原因就是:葡萄酒並不是以高酒精度來愉悅受眾的飲品,酒精度和品質並沒有任何正向關係。
在酒莊裡,每個釀酒師都有自己的偏好和風格,但是大部分的釀酒師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酒精度太高,會打破葡萄酒的平衡,使得葡萄酒不再那麼令人愉悅。
試想一下,如果酒精度越高越好,那麼幾百年來,那些糖分含量低的葡萄品種早就被淘汰了,哪還會有多姿多彩的幾千個釀酒葡萄品種供我們選擇?
因為我們並不想要過高的酒精度,所以葡萄的採摘也是一門學問,並不是越熟越好。
我們用來釀酒的葡萄,不僅要讓它有著一定的甜度,還要有一定的酸度,酚類物質也要足足的,這樣才能釀造出有平衡感的、味道精緻的好酒。
再看看那些聞名世界的葡萄酒,拉菲,酒精度基本都在14度以下。羅曼尼康帝,世界上最貴的葡萄酒,最高的酒精度也不過13.5,所以,葡萄酒的酒精度高低真的不能代表品質的好壞。
首先,15度以上的酒很常見。
葡萄酒的發酵過程就是酵母吃掉糖分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所以酒精度只跟兩個東西有關:
1、葡萄中的含糖量
葡萄中的含糖量跟什麼有關?答案是跟品種、種植環境、土壤、水分、氣候甚至種植方式等有關。
比如東北的葡萄乾沒有新疆的好吃,這就是典型的氣候決定含糖量的例子。
新世界葡萄酒國家有許多自然條件優越,比如澳洲、智利等等,光照日曬強烈,葡萄的含糖量可以很高,所以要釀出高酒精度的葡萄酒非常容易。
2、酵母
為什麼跟酵母有關?因為在早期科技不發達的時代,我們沒有耐高酒精度的酵母,所以發酵到一定酒精度後,酵母自己就被自己的排洩物(酒精)殺死了,因此葡萄酒的度數很難做到15度以上。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家們為我們培育出了耐高酒精的酵母,現在酒莊裡發酵到15度甚至16度以上輕輕鬆鬆。
所以,15度以上的葡萄酒非常常見,並不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珍貴。
其次,15度以上並不代表好酒。酒精度和葡萄酒的好壞並沒有直接關係。
既然15度以上的葡萄酒很容易就可以釀造,我們為什麼不把葡萄都種的甜甜的,再用上耐高糖高酒精度的酵母,全部釀造高酒精度的葡萄酒呢?
原因就是:葡萄酒並不是以高酒精度來愉悅受眾的飲品,酒精度和品質並沒有任何正向關係。
在酒莊裡,每個釀酒師都有自己的偏好和風格,但是大部分的釀酒師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酒精度太高,會打破葡萄酒的平衡,使得葡萄酒不再那麼令人愉悅。
試想一下,如果酒精度越高越好,那麼幾百年來,那些糖分含量低的葡萄品種早就被淘汰了,哪還會有多姿多彩的幾千個釀酒葡萄品種供我們選擇?
因為我們並不想要過高的酒精度,所以葡萄的採摘也是一門學問,並不是越熟越好。
我們用來釀酒的葡萄,不僅要讓它有著一定的甜度,還要有一定的酸度,酚類物質也要足足的,這樣才能釀造出有平衡感的、味道精緻的好酒。
再看看那些聞名世界的葡萄酒,拉菲,酒精度基本都在14度以下。羅曼尼康帝,世界上最貴的葡萄酒,最高的酒精度也不過13.5,所以,葡萄酒的酒精度高低真的不能代表品質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