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彬彬吶.

    奉和詠風應魏王教拼音版注音:

      zhú wǔ piāo qīng xiù , chuán gē gòng rào liáng 。

      逐舞飄輕袖,傳歌共繞樑。

      dòng zhī shēng luàn yǐng , chuī huā sòng yuǎn xiāng 。

      動枝生亂影,吹花送遠香。

      奉和詠風應魏王教翻譯:

      長袖輕飄,大家起舞蹁躚,共歌一曲,歌聲繞梁,經久不息。風吹動樹枝,影子隨之搖動,和風將花香吹送到遠方。

      奉和詠風應魏王教賞析: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漢族,越州餘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人。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陳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內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虞世南生性沉靜寡慾,執著且向學。歷仕陳、隋二代,官拜秘書郎、起居舍人。隋朝滅亡後,被竇建德任命為黃門侍郎。李世民滅竇建德後,引虞世南為秦王府參軍、記室參軍、弘文館學士,與房玄齡等共掌文翰,為“十八學士”之一。貞觀年間,歷任著作郎、秘書少監、秘書監等職,先後封永興縣子、永興縣公,故世稱“虞永興、虞秘監”。他雖容貌怯懦、弱不勝衣,但性情剛烈,直言敢諫,深得李世民敬重,被稱為“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五絕。貞觀十二年(638年),虞世南去世,年八十一。獲贈禮部尚書,諡號“文懿” ,配葬昭陵。貞觀十七年(643年),繪像凌煙閣。

      虞世南善書法,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家”。日本學界稱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為“初唐三大家”。其所編的《北堂書鈔》被譽為唐代四大類書之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類書之一。原有詩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國張壽鏞輯成《虞秘監集》 四卷。

      虞世南的祖父虞檢,在梁代曾任始興王諮議;父親虞荔,於陳朝太子中庶子,都有很高的名望。虞世南的叔父虞寄,在陳朝官至中書侍郎,因沒有子嗣,虞世南便過繼給虞寄為子,因此他取字伯施。

      虞世南生性沉靜寡慾,意志堅定,努力學習,年少時與兄長虞世基一起在著名文學家顧野王的門下讀書,受學十多年,他勤奮努力精思不懈,有時十幾天不洗臉不梳頭。他擅長寫文章,曾師法著名文學家徐陵,徐陵也認為虞世南得到了自己的真髓。與他同郡的和尚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孫,擅書法,虞世南拜智永為師,深得王羲之書法真傳,由此名聲更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變化的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