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筆跡者,界也,流美者,人也,非凡庸所知,見永珍皆類之。——鍾繇筆法句
2、下筆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衛鑠《筆陣圖》句
3、凡書貴乎沉靜,令意在筆前,字居心後,未作之始,結思成矣。——王羲之書論句
4、王僧虔書如王、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種風流氣骨。——蕭衍古今書優劣評句
5、文則數語,方見其意,書則一字,已見其心,可謂得簡易之道。 ——張懷瓘文字論句
6、氣勢生乎流便,精魄出於鋒茫。——張懷瓘文字論句
7、深識書者,唯觀神采,不見字形。若精意玄鑑,則物無遺照,何有不通。——張懷瓘文字論句
8、夫執筆在乎便穩,用筆在乎輕健,故輕則須沉,便則須澀,謂藏鋒也。——韓方明授筆要說句
9、往時張旭善草書,不治它技,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韓愈送高閒上人序句
10、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乃可為法。——書小史載柳公權句
11、蘇子美嘗言:明窗淨几,筆硯紙墨皆極精良,亦自是人生一樂。然能得此樂者甚稀,其不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歐陽文忠公集句
12、作字要熟,熟則神氣完實而有餘。——歐陽文忠公集句
13、筆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獻之。筆禿千管,墨磨萬錠,不作張芝作索靖。——蘇軾題二王書句
14、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莊語,而輒放言,無是道也。——東坡集句
15、故僕書盡意作之似蔡君謨,稍得意似楊風子,更放似言法華。——蘇東坡論書句
16、書必有神氣骨肉血, 五者闕一,不為成書也。——東坡集句
17、古之論書者,兼論其平生,苟非其人,雖工不貴也。——蘇軾書唐氏六家書後句
18、吾書雖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踐古人,是一快也。——東坡集句
1、筆跡者,界也,流美者,人也,非凡庸所知,見永珍皆類之。——鍾繇筆法句
2、下筆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衛鑠《筆陣圖》句
3、凡書貴乎沉靜,令意在筆前,字居心後,未作之始,結思成矣。——王羲之書論句
4、王僧虔書如王、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種風流氣骨。——蕭衍古今書優劣評句
5、文則數語,方見其意,書則一字,已見其心,可謂得簡易之道。 ——張懷瓘文字論句
6、氣勢生乎流便,精魄出於鋒茫。——張懷瓘文字論句
7、深識書者,唯觀神采,不見字形。若精意玄鑑,則物無遺照,何有不通。——張懷瓘文字論句
8、夫執筆在乎便穩,用筆在乎輕健,故輕則須沉,便則須澀,謂藏鋒也。——韓方明授筆要說句
9、往時張旭善草書,不治它技,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韓愈送高閒上人序句
10、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乃可為法。——書小史載柳公權句
11、蘇子美嘗言:明窗淨几,筆硯紙墨皆極精良,亦自是人生一樂。然能得此樂者甚稀,其不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歐陽文忠公集句
12、作字要熟,熟則神氣完實而有餘。——歐陽文忠公集句
13、筆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獻之。筆禿千管,墨磨萬錠,不作張芝作索靖。——蘇軾題二王書句
14、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莊語,而輒放言,無是道也。——東坡集句
15、故僕書盡意作之似蔡君謨,稍得意似楊風子,更放似言法華。——蘇東坡論書句
16、書必有神氣骨肉血, 五者闕一,不為成書也。——東坡集句
17、古之論書者,兼論其平生,苟非其人,雖工不貴也。——蘇軾書唐氏六家書後句
18、吾書雖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踐古人,是一快也。——東坡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