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基層公衛人

    我是一名基層衛生院的副院長,工作20餘年了,結合我們這裡的情況,我想說一說這個問題。

    首先,我認為,不應該取消衛生院的目標考核獎,醫院要想一個良好的迴圈模式,應該是基本工資+績效考核+年終考核績效,才能激發職工的服務熱情和動力。

    首先說明一下,目前鄉鎮衛生院隸屬於縣鄉兩級管理,是差額事業單位,承擔公益事業職能,政府應該撥付工作人員80%的工資。但是根據地方財政情況,有的衛生院是全額撥款足月發放工資,有的地方是差額財政補貼,還有的就是自負盈虧,自掙自吃。

    我們這邊雖然是縣鄉兩級管理,縣級衛生健康局管人事,鄉鎮衛生院管財務。但是由於我們這裡地方政府財政困難,我們目前是自負盈虧的性質。目前醫院收入有兩大塊,一類是醫療收入,一類就是公共衛生服務補貼。效益好的單位,醫院能開展一般的手術和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治,收益也是比較可觀的,發工資不成問題。有的衛生院醫生護士不足,業務能力有限,連開展公共衛生服務的人員都是聘用臨時的,這類衛生院醫務人員的工資發放就成問題。

    鄰縣鄉鎮衛生院工資是財政撥款80%,加上公衛服務經費,發放工資是沒有問題的。另一個,不允許發放績效獎,加上編制限制,人員也是僅夠維持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有了疑難病症就往上轉診,醫生和護士樂得清閒沒風險,但受苦的是老百姓,大病小病都得去上級醫院擠。

    現在基層衛生院工作特別多和雜,特別是疫情防護期間,我們不光是流調、採集核酸、發熱病人預檢、回訪、常見病入戶隨訪。還要承擔對衛生室還要指導和監管,所以人員忙的一個頂仨有過之無不及。人員不足就要招聘合同工,支出又是一大筆。如果沒有高收入的績效考核體系,是留不住高素質的人才的。沒有人才,即便是開展分級診療,醫療資源下沉我們也接不住,老百姓還得有病去上級大醫院。

    綜上所述,鄉鎮衛生院不光要政府全額撥款,還要發放績效獎勵,人員擴編,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工作需求,才能安心做好老百姓的健康守門人。

  • 2 # 歲月靜好327

    不應該取消。衛生院是衛生健康的網底,是最接地氣的醫療機構,總體是工作繁雜,專業技術能力提升緩慢,收入少,工作生活環境差。2020年的疫情防控也同樣少不了他們。除了財政保障的工資外,獎勵性績效很少甚至是沒有。但凡有點專長或能力強一點的醫務人員要麼辭職,要麼跳槽被上級醫療機構挖走。基層醫療機構引進人才難,留住人才更難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了。多為基層醫療機構呼籲一下,爭取改善環境待遇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貓哆哩花齒輪好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