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堅終生都沒有稱帝,他所自稱的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名號——天王。
【天王】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個別北方政權君主入主中原或割據一方時所用的名號,先後有靳準、石勒、石虎、苻健、苻堅、姚興、慕容盛、慕容熙、高雲(慕容雲)、呂光、呂紹、呂纂、呂隆、赫連勃勃、馮跋、馮弘等16位君主以天王自居,其中包括【始終稱天王】、【先稱天王后稱帝】、【先稱帝后降格為天王】三種情況。
【天王】是十六國時期的一個獨特現象,這個稱號並不是苻堅所獨有,苻堅也不是第一個這樣乾的。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天王】:由於十六國政權基本上不是曾經依附於漢魏帝國的非華夏族群所建立,就是漢人地方豪族出身之人透過攫取軍權所建立,他們在名望上遠不如漢魏晉皇室以及當時公認的世家望族那樣充足,而且他們本身也保留有對於大漢帝國的尊崇,希望自己也能夠成為像漢帝國那樣的大一統王朝。
在這種【一心向漢】但自身出身與名望確實不足的前提下,大多數十六國政權在建立割據政權的一開始,總是選擇相對謙卑的【公】、【王】、【天王】來作為主君名號。一方面可以爭取東晉正統朝廷與北方漢人的好感,保留一定的政治迴旋餘地;一方面還可以用漢魏體制中相對尊隆的爵位來給自己的統治地位貼金,是一個相對權宜的選擇。
前秦政權最初的創立者苻洪是自稱【三秦王】的,其子苻健佔領長安(351年)以後沒有立即稱帝,而是自稱【天王】,第二年(352年)方才稱帝自雄。公元355年,苻健去世,苻生即位,但苻生太過淫暴,被前秦統治階級拋棄,苻堅殺苻生(357年)自己坐上了秦君大位。由於苻堅畢竟是殺掉叔伯兄弟而後接班的,雖然也算是誅除暴君,但在程式上畢竟不算是太光彩的接班方式,而且苻生的淫暴也確實給前秦帶來政治波動,所以苻堅便以【天王】之位自謙,從而謀求前秦貴族的支援,並在一定程度上緩和與東晉、前燕之間的外部關係。
不過,隨著前秦勢力的崛起,一度實現【北方+巴蜀】半壁江山小一統的苻堅為何終生沒有稱帝呢?這就需要結合苻堅本人的理想主義情懷來看了:
苻堅終生都沒有稱帝,他所自稱的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名號——天王。
【天王】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個別北方政權君主入主中原或割據一方時所用的名號,先後有靳準、石勒、石虎、苻健、苻堅、姚興、慕容盛、慕容熙、高雲(慕容雲)、呂光、呂紹、呂纂、呂隆、赫連勃勃、馮跋、馮弘等16位君主以天王自居,其中包括【始終稱天王】、【先稱天王后稱帝】、【先稱帝后降格為天王】三種情況。
【天王】是十六國時期的一個獨特現象,這個稱號並不是苻堅所獨有,苻堅也不是第一個這樣乾的。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天王】:由於十六國政權基本上不是曾經依附於漢魏帝國的非華夏族群所建立,就是漢人地方豪族出身之人透過攫取軍權所建立,他們在名望上遠不如漢魏晉皇室以及當時公認的世家望族那樣充足,而且他們本身也保留有對於大漢帝國的尊崇,希望自己也能夠成為像漢帝國那樣的大一統王朝。
在這種【一心向漢】但自身出身與名望確實不足的前提下,大多數十六國政權在建立割據政權的一開始,總是選擇相對謙卑的【公】、【王】、【天王】來作為主君名號。一方面可以爭取東晉正統朝廷與北方漢人的好感,保留一定的政治迴旋餘地;一方面還可以用漢魏體制中相對尊隆的爵位來給自己的統治地位貼金,是一個相對權宜的選擇。
前秦政權最初的創立者苻洪是自稱【三秦王】的,其子苻健佔領長安(351年)以後沒有立即稱帝,而是自稱【天王】,第二年(352年)方才稱帝自雄。公元355年,苻健去世,苻生即位,但苻生太過淫暴,被前秦統治階級拋棄,苻堅殺苻生(357年)自己坐上了秦君大位。由於苻堅畢竟是殺掉叔伯兄弟而後接班的,雖然也算是誅除暴君,但在程式上畢竟不算是太光彩的接班方式,而且苻生的淫暴也確實給前秦帶來政治波動,所以苻堅便以【天王】之位自謙,從而謀求前秦貴族的支援,並在一定程度上緩和與東晉、前燕之間的外部關係。
不過,隨著前秦勢力的崛起,一度實現【北方+巴蜀】半壁江山小一統的苻堅為何終生沒有稱帝呢?這就需要結合苻堅本人的理想主義情懷來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