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不錯的化學老師
-
2 # 中國晴
表面原因:一是工資收入偏低(尤其是青年教師),二是工作時間偏長(6點早讀到晚自習10點),三是教學之外的事務越來越多。
深層原因:首先是缺乏職業榮譽感(相對於八九十年代),其次是職業安全感降低(有點怕認真管教學生了),再次是教風漸變,最後是學風漸淡。
-
3 # 平淡是真oymlq
從教30年,當年男女教師比例平衡,覺得教師還不錯。現在男女教師比例失衡,許多人不願意當教師……我想了好久,試著回答一下……馬斯諾的層次……
五個層次的需求……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衣食住行。現代社會,基本的東西,要有房子,車子。有些年輕人,覺得教師工資低,不被理解!覺得教師註定:辛苦+清貧。
我不知道,我當年為何選擇(調劑),脫農皮……
-
4 # 森琳媽媽愛說話
這個問題似乎有點彆扭呢!依題主所言,那報考師範類院校的學生就不是優秀的學生了嗎?有點攻擊性,但現實並不是如此。
1、優秀學生也會報考師範類院校。
曾經的同事,夫妻兩個都是中學教師。他們有個女兒,自小學習成績優異,上小學的時候我們總愛跟她開玩笑:“長大的理想是什麼?”小女孩不假思索地說:“當老師。”我們說:“千萬別當老師,當老師太累!”
年前同事聚會,談起這個孩子,同事說小女孩一直到高中,成績都很優秀,最後孩子選擇了師範院校,現在已經是一名小學教師了。
2、現在學生不報考師範類院校的理由:
(1)不喜歡老師這個職業。
其實教師這個職業在孩子心裡似乎都是有些牴觸的,他們看到自己的老師每天忙忙碌碌,上課下課,甚至有點“費力不討好”。自己不願意過這種生活,所以自己不會選擇師範類院校。
(2)老師職業前景固化,沒有吸引力。
教師從走上教師崗位,就看到了自己退休。長期重複性的工作,會使老師們覺的有職業倦怠感,缺乏挑戰,喪失工作的激情。
而如果很多富有激情的人,都不想過一眼望到邊的生活,想著追求更多的挑戰,想要實現自身更大的自我價值。
(3)老師工作壓力大,薪資不高。
如果當老師,工作壓力之大,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老師的薪資待卻不是很高。所以老師這個職業,對於學生來說沒有更高的吸引力。
(4)老師越來越得不到人們的尊重。
隨著現在家校關係的緊張,學生與老師,家長與老師的關係也逐漸緊張起來。老師這個職業似乎越來越得不到人們的尊重。
選擇哪個型別的院校是多方面的原因,並不是說優秀學生不報考師範類院校,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準確。
回覆列表
年輕人尤其是優秀的年輕人都是有闖勁的一批人,而教師則幾乎是可以一眼就可以望到頭的職責,我覺得這是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