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樂樂愛收藏
-
2 # 無名草2020
請問先生是在家居士嗎?其實按《華嚴經》大乘教義的說法,吃一歺與三歺,兩者是無分別的。一即多,多即一,無二無別。有分別是眾生的知見,因為妄心而起分別。不二法門是沒有上下、大小、多少、好醜等對立面的。華嚴經彰顯平等義。為什麼一切皆平等,因為任何一法都沒有體性,性是空寂的,不存在的,無所依,無所住……
-
3 # 使用者5525332644892
古時生產力低下,食品來源不足,傳說秦始皇以前日食兩餐是普遍現象,始皇修萬里長城見勞工每於午時勞動能力開始下降,監工鞭打怒罵不秦效果,常有部分工匠發生暈倒或虛脫,於是始皇既命監工官員於午時給匠工們增忝一餐,名日償午,從這以後逐漸就行成一日三餐的習慣,要說今天的人日食兩餐是因為食品質量精製,熱量較高已經能滿足身體代謝需要了,為了健康,為了不給身體過多的負荷,把日三餐減為兩餐對某些人合理的。古人三餐是為了飽肚,今人兩餐是為健康,時代不同,其意義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佛教有過午不食的說法,認為日暮是牲畜食,夜晚是惡鬼食。也就是過了中午就不吃飯。古人也有一日只食二餐的說法,這也是追求養生的需求吧。而寒食節的由來,雖然是對介子推的哀悼寄託哀思,但從冷食,少食的養生來講,古人還是比較推崇的。正如現代人的崇尚養生保健的道理是一樣的。您說呢?
一日兩餐,更有助長壽。古人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因此少食對人體是有好處的,調動人體全身器官的運動,將食物充分吸收,避免食物渣質體內堆積,從而達到人體自我淨化的過程,是養生的最佳行為。而現代人吃的太多了,太好了,所以各種病症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