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承澤3
-
2 # 山筆有馬
不如看看反面,什麼叫“文化不自信、科學不自信、智慧不自信、身份不自信”。
1、說古人
有的總愛用古人歷史來解決自信問題,在我看來,這恰恰是不自信的表現。
五千年曆史,四大發明,諸子百家,華夏子民,確實值得驕傲,源遠流長,才俊輩出。
但是古人也已作古,光輝已經逝去。就好像別人問你自信何來,你回答“我爺爺的爺爺是大文學家xxx”,不免答非所問。可以追慕前者,但證明不了今日足以自信。
文化傳承如何,文脈接續在哪,只能歷數前人,似乎今人沒什麼拿的出手的東西。
2.說經濟
論調便是人民富足,才可有文化發展,科學進步,才能自信。說的沒錯,但是片面。
梵高,生前籍籍無名,生活困頓還需弟弟接濟。不僅不富,可以說是窮困了。而且其風格與當時的主流“沙龍畫派”格格不入,作品無人問津,也賣不出去。
但說起印象派,梵高當居頭名。作品動輒數千萬美元價格。
所以經濟是可以催生自信,但並不意味著文化自信。
3.說輸贏
身為華人,為祖國和自己的身份驕傲是很正常的。
但是要警惕一種風向,那就是對自己只說好的,對別人只看不好的。這經常會讓人得到一種並不真實的自信,其實並不利於自信。
猶如田忌賽馬,總用好馬對劣馬,是會贏的。但自信不是贏了就有了,輸贏只是結果論,自信是要從內心來的。再說贏了就自信,輸了莫非就要不自信嗎?失敗還是成功之母呢,不要落入強弱、輸贏的“自信陷阱”裡。
4.說觀念
其實就是既不要盲目“排外”,也不要“媚外”。
排外和媚外也會帶來文化自信,身份自信,但這種自信有什麼意思呢?似乎只要在排外媚外當中選一個就可以自信了。把自信想的太簡單,以為選擇什麼去相信便有了自信,恰恰正是巨大的不自信。
學習自己不瞭解的東西是為了增智,是智慧自信的過程。好好學,學完好好用就成了。學以致用,不正是增加自信的好機會嗎?
總結說來來正是甘地的一句話:“人啊,認識你自己”。能正確認識自己,各種自信不就有了嗎?
回覆列表
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至今,五千年來漢字仍然在使用,這是文化自信。
遠古有四大發明造福世界,現有衛星上天,5G問世造福全球,這是科學自信。
中國一帶一路正在走向世界,聯接世界各國,造福世界上廣大民眾,共同走向富裕,這是中國智慧自信。
全球各大商場,各大超市都擺滿了中國製造的商品,滿足當地人的需求,人民一看到中國製造,就知到物美價廉,為消費者首選,這是中國身份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