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龍隱秀587
-
2 # 一個不太圓的糰子
二戰之後,民族主義的興起讓南韓人開始排斥在北韓半島流行了許久的漢字。
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文章稱,1970年,南韓當局下令施行韓文教育,將漢字從教育機構和官方檔案中徹底抹去。
但要廢漢字並不容易,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南韓還有以漢字為主的教科書。
但是,隨著南韓的新一代從一開始就只接受韓文教育,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不認識漢字。不僅南韓的中小學課本越來越少地使用漢字,南韓的報紙、雜誌也從80年代後期逐漸減少漢字採用率。
這使得南韓出現一種現象:對漢字的認知斷層非常嚴重。
現在,不少南韓的中學生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用漢字正確書寫;而在二三十年前,南韓的大學生用漢字寫論文很常見。
韓文作為表音文字,有許多同音詞,人名與地名更是出現混淆。
南韓國會就曾發生過這種尷尬事:南韓第20屆國會議員金成泰和金聖泰的名字,用韓文書寫是一模一樣的,這就容易讓人搞混了,後來,還是決定其中一位議員的姓名用漢字書寫,以作區分。
正是出於這種原因,現在南韓人的身份證上依然保留相應的漢字,以免鬧出誤會。
更嚴重的是,許多南韓歷史古籍因為是用漢字書寫,如今也幾乎落到了無人認得的尷尬境地。
而面對書寫著漢字的歷史古蹟,不少南韓年輕人因為並不知曉其意義,也只是一臉冷漠地走過去。
▲南韓民族英雄李舜臣塑像
甚至還有人要把古蹟上的漢字換成韓文,比如2012年轟動一時“光化門”匾額換字事件。雖然韓文匾額最終被漢字所替代,但過程十分艱難。
在一些對文字要求比較嚴謹的學界,例如法律界,人們還在堅持使用漢字。
有南韓網友根據親身經歷表示,如果能認識漢字的話,可以更容易理解句子的內容。事實上,沒有了漢字的指引,南韓人的詞彙量已經下降了不少,識字率也因此降低了
二戰之後,日本也曾嘗試過廢除漢字,但他們很快就發現,廢除漢字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因為自漢字由中國傳入日本以來,已深深滲透進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否定日文中的漢字,與否定本國文化歷史並無二致。
回覆列表
漢字是東亞文化圈的鼻祖和紐帶,南韓和日本都有廢除漢字,但他們的文化都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脫離了漢字,就脫離了歷史!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間,中國的貧弱、腐敗,外加西方的殖民、侵略,使華人開始不斷反思國家落後的根本原因,經過數十年的中西方文化對比,以及國內不斷的暴亂,恐慌、復古等事件後,一些華人得出這樣一種結論:中國之所以落後、腐敗是因為舊的傳統文化在作祟;而舊傳統文化之所以這樣頑固是因為漢字。 因此要想拯救中國,就必須掃除舊文化;而要掃除舊文化,就必須先廢掉漢字。就此,一場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廢除漢字的狂潮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