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晦暗

    抒發了作者對美好未來、人生方跡嚮往的思想感情,也同時暗示了作者對於現狀的豁達。

    出自:《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

    原文:

    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宋代:蘇軾

    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譯文:

    遊玩蘄水的清泉寺,寺廟在蘭溪的旁邊,溪水向西流淌。

    山腳下蘭草新抽的幼芽浸潤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的一塵不染,傍晚時分,細雨蕭蕭,布穀聲聲。

    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 門前的溪水都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今湖北黃岡)任團練副使。春三月作者遊蘄水清泉寺時寫下此詩。

    賞析:

    此詞,上片寫景,景色如畫,淡雅悽婉;下片抒情,富有哲理,振奮人心。近千年來,不知令多少身受挫折的失意人重新煥發出生活下去的勇氣和繼續前進的信心!

    這首詞從山川景物著筆,意旨卻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達作者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整首詞如同一首意氣風發的生命交響樂。

    一篇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宣言書,流露出對青春活力的召喚,對未來的嚮往和追求,讀之令人奮發自強。

    上闋寫暮春三月蘭溪幽雅的風光和環境:山下小溪潺湲,岸邊的蘭草剛剛萌生嬌嫩的幼芽。松林間的沙路,彷彿經過清泉沖刷,一塵不染,異常潔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蘋果手機機型年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