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或曰天下

    非常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來回答關於論語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論語是春秋時期孔子和孔子的學生的語言記錄。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語出宋朝第一個宰相趙普。當然後來後人有人懷疑,這都沒有關係,因為半部論語治天下,它所體現的是一種治學的精神。

    那麼這種精神的具體體現是什麼?可以用論語第一章來講。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

    我們看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這句話告訴我們,學習的次序和治學的要點。

    學習的次序。學習需要分成兩個過程,學是學習新的知識,新的方法,新的道理。習呢,就是要把學習到的新知識,新方法,新道理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就好像鳥扇翅膀一樣,不斷練習。

    正如南懷瑾老師所說。一個人學習,最主要的一點是把自己學習到的東西做出來,這才是真的有學問。後來再讀康熙皇帝教育孩子的《庭訓格言》,也看到了這樣的說法。治學做學問就是要把所學變為所用,這樣才是真的有學問,才是真的治學。

    最後,用一句話來總結半部《論語》治天下,它所體現的一種治學精神,就是要把你所學到的道理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如果用最簡單的一句話,那就是用明代大儒王陽明的話,知行合一。

  • 2 # 朱八戒CC

    半部《論語》治天下,出自宋朝開國丞相赴普。其實趙普讀的書並不多,只是對《論語》有獨特的見解,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論語》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治天下。這樣一個驚世駭俗的典故,讓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名言,廣為流傳,傳頌至今。

    《論語》是儒家經典,但也不可能有這麼大的神奇,這句話可能只是舊時用來強調學習儒家文化的重要性。宋代繼承並大興儒學,程朱理學對儒家思想的傳播影響巨大。他們透過這句話,也就過於地神化了《論語》和孔子,神化了儒家思想文化。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而成,全書20篇,492章。全面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教育規則,以及立身處世等多方面的道理。內容博大精深,包羅永珍,一個仁字的各種論述,是《論語》的思想核心。語言精練,用意深遠,誨人不倦,因材施教。

    四書五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國粹,《論語》作為儒家經典,對於我們遵從禮教,維護倫理,約朿行為,都顯得極為重要。讀《論語》,讓自己修身養性,提升自己的素質和形象。古為今用,吸取精華,去其糟粕,讓自己的人生是那樣的儒雅而富有詩意。

  • 3 # 長風浩蕩

    “治天下”,是人趙普乾的,不是《論語》乾的。這是人家趙普的牛逼行為,與其他人無關,與《論語》本身無關。

    同樣的事物,不同的人能感悟的道理可不一樣。有人能從屎溺悟道,難道是屎溺即是道?戰場上勝者敗者同樣看兵書,看的兵書大概也是通用的,那麼兵書是贏還是輸?同樣的學校和教材,有人能成國家棟梁,有人卻去作奸犯科,那麼是哪本書是國家棟梁、哪本書是奸惡之徒?

    這“現代文化”的語境裡,似乎越來越缺“自我”、“自主”的存在了呢。到底是誰幹的?先搞清楚這個問題,好多長篇大論的問題似乎就沒啥長篇大論的必要了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痛風長時間不根治會有什麼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