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春雨洗去冬日的塵埃,眼前是一片雨後清新的好風景,春風伴隨著溫暖的Sunny,萬物爭春鬥豔最是芬芳。形容春天來了,眼下一片大好風景,生機勃勃。這是一幅民間對聯,作者出處不可尋,但此對聯與辛棄疾《滿江紅·敲碎離愁》所營造的意境神似。【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敲碎離愁,紗窗外、風搖翠竹。人去後、吹簫聲斷,倚樓人獨。滿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時足。滴羅襟點點,淚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楊只礙離人目。最苦是、立盡月黃昏,欄干曲。【譯文】彷彿要把我滿懷的離愁敲碎似的,紗窗外,陣陣清風把翠竹搖得簌簌作響。自從他走了之後,悠揚的玉簫聲也從此聽不到了。我倚在高樓上苦苦思念著,有多麼孤獨冷清!眼前已是暮春三月,到處飛絮落花,令人怎麼能夠開懷。舉頭望去.遠處的群山一片碧綠——眼看夏天就要來了。有什麼辦法呢?我只有拿起他寄來的信,從頭再讀一遍。傾訴相思的字句,徒然充滿了信紙。可是相思之情,何時才能得到滿足?哎,是什麼東西滴落衣襟上?那是滿把的淚水啊!但願漫山遍野的芳草,不至於讓他迷失道路。討厭的是簇簇垂楊,卻老是遮斷我眺望的視線。最悽苦的時刻,就是月亮在蒼茫的暮色中升起來時,我還倚著欄杆守候著、守候著,卻不知守候什麼……【賞析】這首詞從語氣看象是出於女性所作,很有可能是作者設想中情人對自己的懷念。上闋“敲碎離愁,紗窗外,風搖翠竹”,寫晝長天暖之時,閨房內外,十分寂靜,甚至只有窗前輕風吹動翠竹的聲音,才會驚動閨中的人,中斷她的凝思,敲碎她的離愁。環境的幽美,襯托出主人公的孤寂、愁悶。“敲碎”既體現了靜中之動,又以動襯靜;“離”字點出了詞中之情。這兩句景情結合,以景為主,雖是開頭,但在全詞中卻寫得最細膩。“人去後,吹簫聲斷,倚樓人獨”,寫出主人公的生活狀況:所愛之人去了,自己孤獨無伴,只好常常倚樓遙望,由於無人欣賞,所以也就無心去吹簫了。“人去”...擴充套件資料《滿江紅·敲碎離愁》作者辛棄疾,既是文人,又是武將,既是豪邁奔放的詞人,又是上陣殺敵的勇士。他是歷史上極為少有的人,在抗金的戰爭中,他無疑是一個壯志未酬的戰士,但在文學的長河中,他無疑是千百年才鑄就的一位大師。他本該在戰場上馳騁,氣吞萬里,馬革裹屍。而他卻來到了南方,代替他手中鋼刃的,只是一支軟軟的毛筆。朝廷收取了他的平戎之策,只換給他“種樹書”的權利。辛棄疾把滿腔豪情,傾瀉到了自己的筆下。於是,他涅槃了,彷彿浴火重生的鳳凰,成為了一個不一樣的辛棄疾,成為一個千古不朽的辛棄疾。正因為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他才有了屬於自己的風格,以至時隔千年,我們還能聽到金戈之聲,鐵馬之威。辛棄疾在經歷了風雨洗禮後,已不再是用筆來寫詞,而是用刀削,用斧砍,用劍刺,這才造就了他的文章,這才使他吐出的每個字都有了金石之聲。
意思是:春雨洗去冬日的塵埃,眼前是一片雨後清新的好風景,春風伴隨著溫暖的Sunny,萬物爭春鬥豔最是芬芳。形容春天來了,眼下一片大好風景,生機勃勃。這是一幅民間對聯,作者出處不可尋,但此對聯與辛棄疾《滿江紅·敲碎離愁》所營造的意境神似。【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敲碎離愁,紗窗外、風搖翠竹。人去後、吹簫聲斷,倚樓人獨。滿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時足。滴羅襟點點,淚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楊只礙離人目。最苦是、立盡月黃昏,欄干曲。【譯文】彷彿要把我滿懷的離愁敲碎似的,紗窗外,陣陣清風把翠竹搖得簌簌作響。自從他走了之後,悠揚的玉簫聲也從此聽不到了。我倚在高樓上苦苦思念著,有多麼孤獨冷清!眼前已是暮春三月,到處飛絮落花,令人怎麼能夠開懷。舉頭望去.遠處的群山一片碧綠——眼看夏天就要來了。有什麼辦法呢?我只有拿起他寄來的信,從頭再讀一遍。傾訴相思的字句,徒然充滿了信紙。可是相思之情,何時才能得到滿足?哎,是什麼東西滴落衣襟上?那是滿把的淚水啊!但願漫山遍野的芳草,不至於讓他迷失道路。討厭的是簇簇垂楊,卻老是遮斷我眺望的視線。最悽苦的時刻,就是月亮在蒼茫的暮色中升起來時,我還倚著欄杆守候著、守候著,卻不知守候什麼……【賞析】這首詞從語氣看象是出於女性所作,很有可能是作者設想中情人對自己的懷念。上闋“敲碎離愁,紗窗外,風搖翠竹”,寫晝長天暖之時,閨房內外,十分寂靜,甚至只有窗前輕風吹動翠竹的聲音,才會驚動閨中的人,中斷她的凝思,敲碎她的離愁。環境的幽美,襯托出主人公的孤寂、愁悶。“敲碎”既體現了靜中之動,又以動襯靜;“離”字點出了詞中之情。這兩句景情結合,以景為主,雖是開頭,但在全詞中卻寫得最細膩。“人去後,吹簫聲斷,倚樓人獨”,寫出主人公的生活狀況:所愛之人去了,自己孤獨無伴,只好常常倚樓遙望,由於無人欣賞,所以也就無心去吹簫了。“人去”...擴充套件資料《滿江紅·敲碎離愁》作者辛棄疾,既是文人,又是武將,既是豪邁奔放的詞人,又是上陣殺敵的勇士。他是歷史上極為少有的人,在抗金的戰爭中,他無疑是一個壯志未酬的戰士,但在文學的長河中,他無疑是千百年才鑄就的一位大師。他本該在戰場上馳騁,氣吞萬里,馬革裹屍。而他卻來到了南方,代替他手中鋼刃的,只是一支軟軟的毛筆。朝廷收取了他的平戎之策,只換給他“種樹書”的權利。辛棄疾把滿腔豪情,傾瀉到了自己的筆下。於是,他涅槃了,彷彿浴火重生的鳳凰,成為了一個不一樣的辛棄疾,成為一個千古不朽的辛棄疾。正因為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他才有了屬於自己的風格,以至時隔千年,我們還能聽到金戈之聲,鐵馬之威。辛棄疾在經歷了風雨洗禮後,已不再是用筆來寫詞,而是用刀削,用斧砍,用劍刺,這才造就了他的文章,這才使他吐出的每個字都有了金石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