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故紙匯

    西漢初年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講究“無為而治”的時代。當時的統治者呂后、漢文帝、漢景帝、薄太后、竇太后都推出黃帝和老子的“無為”思想,在統治手段上採取的就是“無為而治”。特別是漢文帝,由他一手開創了“文景之治”。

    “無為而治”翻譯成現代語言就是“不折騰”。

    漢文帝不是一代雄主,卻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明君,為後世帝王推崇。他採取這樣的政策有著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漢文帝的出身。

    漢文帝是漢高祖劉邦的兒子,但卻是庶子,而且是很不得寵愛的庶子。

    他的母親薄太后祖上和戰國七雄的魏國王室有血緣關係,但在秦末農民戰爭時期已經很貧寒。薄太后先是魏王豹的嬪妃,魏王豹被劉邦殺死後又進入了劉邦的宮殿。

    她整天在劉邦面前晃盪,劉邦卻正眼也不看下她。

    後來,劉邦一次心血來潮和她有了一次,就有了漢文帝。但之後,劉邦再也沒有寵幸過薄太后。

    母親不得寵也連累了漢文帝,他長大後只得到了又偏又遠又窮的代地做大王。但也如此,讓他們母子在呂后當政的時候平安無恙。

    呂后死後,朝中大臣和齊王一脈聯手殺光了呂后家族。然後,什麼也沒做的漢文帝漁翁得利被立為了皇帝。

    漢文帝所受的教育環境來看,他生性淡薄,本來就沒有什麼大的慾望。當皇帝是他沒有想到的,現在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也沒有把他砸暈胡作非為。反而他多次下旨,表現的是當皇帝很惶恐。

    其次,他所處的環境讓他也不好做大的動作。

    先看朝廷以外:

    西漢初年,地方上郡國並立。齊國、趙國、吳國、燕國等等諸侯王將漢朝的土地佔去了十之五六。這些諸侯王在自己的王國內是有著絕對權力的,有兵有糧,中央朝廷有時候也是要看他們的臉色的。論實力,漢文帝這個皇帝也就相當於一個大點的諸侯。

    再看朝廷上:

    漢文帝是權臣們立的,他本就沒有什麼根基。那麼要指揮朝中的大臣並不是那麼順手。而且,當時的權臣很多是跟劉邦打天下的宿將。這些人同氣連枝、根深葉茂,漢文帝是不能得罪的。

    更重要的是,當時的權力結構,丞相擁有很大的權力,是百官之首,行政首腦。皇帝的聖旨沒有丞相簽字是沒有法律效力的。申屠嘉當丞相的時候,看不慣漢文帝寵幸佞臣鄧通,下朝後命令鄧通到丞相府報到。鄧通知道申屠嘉要殺死自己,求漢文帝下旨不要自己去。漢文帝也只能說,你先去,我隨後想辦法。鄧通硬著頭皮到了丞相府,申屠嘉下令斬首鄧通,幸虧赦免鄧通的聖旨到了,鄧才沒有死。事後,丞相深以為恨,鄧通心有餘悸,漢文帝也沒再說什麼。

    所以,漢文帝的權力是有制約的,他不能為所欲為。

    最後,最重要的是,國家經不起折騰。

    漢文帝接手的國家是一個千瘡百孔的帝國。經過了春秋和戰國幾百年的戰爭,又經過了秦末慘烈的反秦起義、楚漢戰爭,國力衰弱之極。當時的皇帝要找死匹毛色相同的馬拉車到做不到,大臣只能坐牛車。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國事上的好大喜功,還是私事上的窮奢極欲,漢文帝是沒有條件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秋節《月亮變變變》科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