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娥姐分享

    孩子愛發脾氣,首先要了解清楚孩子為什麼發脾氣?

    將心比心,誰都不愛發脾氣,經常發脾氣對身體也不好。針對孩子發脾氣,家長不能簡單的歸結為孩子的性格就是愛發脾氣,把動不動就哭鬧視為孩子的問題。

    很多時候孩子脾氣越來越大並不完全是孩子的原因,而是家長的過激反應惹怒了孩子,激起孩子更多不良情緒的疊加,愈發難以收拾。

    1.家長首先要控制好情緒,冷靜處理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做到剋制住家長自己的脾氣,先穩住孩子情緒。孩子越鬧越兇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家長自己沒有控制好情緒,大發雷霆讓孩子更加不知所措。

    孩子的大腦發育畢竟沒有大人那麼成熟,如果大人都控制不住自己,想讓孩子控制得住情緒會難上加難。

    2.詢問孩子為什麼生氣

    無論孩子是否會說話,都能夠透過父母的肢體語言和表情跟父母進行溝通。孩子生氣發脾氣先問清楚孩子為什麼生氣,然後再告訴孩子怎麼做。如果孩子做不到,繼續哭鬧,就讓孩子先冷靜冷靜,等冷靜過後再好好交流。

    家長切記不要比孩子更暴躁,這樣會讓孩子更無所適從。如果是無理取鬧的孩子,父母可以先溫柔的跟孩子溝通,不配合的話警告孩子無理取鬧的後果,語氣堅定態度溫和。確實很不配合再嚴厲批評。

    3.教會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很多發脾氣的孩子,其實他們自己也不想發脾氣,只是不知道如何疏導和控制不良情緒。人之所以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是因為大腦的“杏仁核”處於開啟的狀態,“杏仁核”是情緒控制的總樞紐,當情緒總樞紐屬於閉合狀態時腦回路正常,情緒總樞紐屬於開啟狀態則情緒容易失控。

    人被不喜歡不容易接受的事情詞語刺激時,容易觸發“杏仁核”開啟。

    在孩子發脾氣時父母可以把這個簡單的情緒控制原理告訴孩子,透過拳頭閉合和開啟的方式來比喻大腦“杏仁核”的閉合開啟,讓孩子基本弄懂情緒不受控的原因,一方面是讓孩子理解父母有時候生氣不是因為父母故意生氣,而是父母自己的情緒也不受控,讓孩子提醒父母冷靜。另一方面是讓孩子明白他自己發脾氣的原因,以後改如何處理。

    我們家大寶目前一年級,情緒也經常失控,自從我告訴他情緒失控的原理之後,孩子基本上能夠做到不無理取鬧,如果是因為自己的原因發脾氣,他會坦誠的說自己也不想,只是控制不住。如果是因為我發脾氣,孩子會說媽媽你冷靜一些。

    多次反覆使用之後,效果非常明顯,大家也更能開誠佈公了,而不是像以前一樣總是憤憤不平。

    除了告訴孩子情緒失控的原理,父母可以藉助情緒管理工具告訴孩子該如何處理。

    第一個情緒管理工具是用卡片自制的工具,小時候很多人都玩過,折出來有四個角八個三角形,名字叫“東南西北”。大人或者小孩在上面寫上字,生氣的時候拿出來玩一玩,轉對哪個部分就演示一下。

    第二個工具叫暫停手勢,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生氣的時候,一方透過暫停手勢提醒另一方冷靜下來。暫停使用哪種方式,可以交給孩子來定,透過提高孩子的參與度讓孩子更有成就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柚子吃多了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