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竹林子君
-
2 # 原諒從前活在當下劉妹
我個人觀點是,我覺得每一位老者喪偶都會給對方造成雙重打擊,一是心裡的痛苦,而是身體的不適。人到晚年最需要的老伴離開,我們做子女的要關心他們,不管誰離開我們,我們一定要想著他或她在我們身邊,不要害怕一切困難,雖然他走了,我們要為了他留下的遺言好好的活下去,這才是重要的事情。有人說,活在當下,該吃的飯喝的水,咋們一樣要照做。我希望大家看見我的評論多多指教和支援,謝謝了!
-
3 # 黑夜中的一綹光
人總是依戀和諧親密的人際關係,並從中感受到生活的歡樂。對於成年人來說,最為親密的依戀關係當然是夫妻關係。一旦喪偶,這種親密無間的依戀關係便被無情地摧毀。如果此時能建立起一種具有代償性的新型依戀關係,就能有效地減輕哀思。所以,在條件具備時,可以尋求新的伴侶,建立新的依戀關係。所以,子女和晚輩應破除那些陳舊觀念,不僅不應阻撓長輩再婚,而且應主動積極地為他們物色新的伴侶。子女對喪偶老人照顧得再好也無法代替與之朝夕相處的另一半,因為大部分時間他們還得獨處,所以能再找一個合適的老伴相依為命,對喪偶老人來說是最大的安慰。
心理支招 喪偶固然是重大的不幸,但是如果不能妥善對待,也許會把自己的身體搞垮,甚至殃及子孫。因此,喪偶老人應該學會從這種痛苦深淵中自拔出來,儘快地在心理上適應這一不幸事件,不僅使自己和家人繼續幸福地生活,而且可以告慰死者的亡靈。因此需要掌握以下內容:
(1)培養自我安慰心理。失去朝夕相處、患難與共的配偶的確是一件令人悲痛欲絕的事情,但這又是無法挽回的事實。要坦然面對,不妨理智地提醒自己:每個人都要走向死亡,這是誰也逃脫不了的自然法則。如果他(她)不“早走”,而是我“早走”,對他(她)來講則更殘酷。“早走”一步的,一定“希望”我多保重身體,把孩子培養教育成人,愉快、堅強地生活下去。
(2)避免自責心理。有些老年人在老伴去世後,常常會責備自己以前對不起死去的老伴。諸如,以前自己做過一些錯事,爭吵打罵過,沒有滿足老伴的某些願望,等等。如果想要彌補自己對生前老伴的歉疚,最好的辦法不是自責,而是將老伴生前的事業、精神繼承發揚下去,完成老伴生前未能實現的願望。
(3)避免睹物思人。常常看到老伴的遺物會不斷強化思念之情,這對自己正常生活並無好處。因此,應該儘量戒除懷舊誘因,把老伴的遺物收藏起來,尤其是最能引起你痛苦回憶的物品。
(4)追求積極的生活方式。老伴去世後,自己的角色發生了很大變化,有許多原來生活的主要構成部分已不存在,空虛感和孤獨感充滿心頭。因此要尋求新的、積極的生活方式,投身於學習和家務,或者社群活動中,尋求精神的寄託。
回覆列表
作為一個喪偶老人,首先要意識到人不能永遠存活於世的道理,死亡遲早會降臨。其次要明白夫妻兩人誰先去,誰是有福的人,存活於世的人還得替他(她)去還債。這樣想你會替他(她)高興,他(她)先我而去是去享福了。再是想我獨存於世是因為我該還的情債還沒還完,該得到的福報還沒完全得到。所以我要好好活著去了我餘生未了的心願。喪偶老人如果都能這樣想,會很快調適心情迎接未來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