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
1.懂得"垃圾分類"的意義,樹立環保意識。
2.培養觀察、分析、比較、分類等能力。
準備:
1.用廢泡沫、插塑積木等材料佈置成的"江山"和"賀村",其中"賀村"裡散亂地放著一些垃圾。
2.各類實物垃圾,如香蕉皮、廢紙盒、空易拉罐、礦泉水瓶、酒瓶、壞燈泡和殺蟲劑、指甲油、摩絲瓶等。
3.5只垃圾分裝桶,上貼5種標誌4.錄影機以及有關垃圾處理的錄影帶。
5.磁性圖片若干,一次性塑膠手套若干。
過程:
一、評選"衛生城市"1.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兩個地方的環境,啟發幼兒說說:你喜歡哪座城市?這什麼?如果你住在賀村感覺怎樣?
2.請幼兒用貼五角星的形式評選"衛生城市"。
二、瞭解垃圾分類與回收的方法1.教師配解說詞,讓幼兒觀看有關垃圾分類回收過程的錄影片斷,然後說說垃圾車把垃圾送到哪裡去了,垃圾回收後可以製成哪些新產品。
2.認識"回收利用"標誌。
①出示"回收利用"的標誌,讓幼兒根據圖意猜測該標誌的含義,並說說在哪些地方看到過這一標誌。
②講解"回收利用"標誌含義,請幼兒說說: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為什麼?(紙、玻璃瓶、易拉罐、礦泉水瓶等經過加工處理,可以製造出新的產品。)③啟發幼兒設計"不能回收利用"的標誌圖,並說說: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為什麼?應該怎樣處理這些垃圾?(焚燒或深埋。)④將黑板上的磁性垃圾圖片按可以回收利用與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兩類,教師檢查幼兒分類情況。
⑤教師小結:如果我們能回收利用這些物品,就能淨化環境,保護資源。
3.遊戲:看誰做得對。教師說出某一垃圾的名稱,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兒就做形似的動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動作。
2.出示貼有標誌的5只垃圾分類裝桶,請個別幼兒將垃圾按標誌分類。
3.組織幼兒戴上手套清理賀村的垃圾,並進行分類。
目標:
1.懂得"垃圾分類"的意義,樹立環保意識。
2.培養觀察、分析、比較、分類等能力。
準備:
1.用廢泡沫、插塑積木等材料佈置成的"江山"和"賀村",其中"賀村"裡散亂地放著一些垃圾。
2.各類實物垃圾,如香蕉皮、廢紙盒、空易拉罐、礦泉水瓶、酒瓶、壞燈泡和殺蟲劑、指甲油、摩絲瓶等。
3.5只垃圾分裝桶,上貼5種標誌4.錄影機以及有關垃圾處理的錄影帶。
5.磁性圖片若干,一次性塑膠手套若干。
過程:
一、評選"衛生城市"1.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兩個地方的環境,啟發幼兒說說:你喜歡哪座城市?這什麼?如果你住在賀村感覺怎樣?
2.請幼兒用貼五角星的形式評選"衛生城市"。
二、瞭解垃圾分類與回收的方法1.教師配解說詞,讓幼兒觀看有關垃圾分類回收過程的錄影片斷,然後說說垃圾車把垃圾送到哪裡去了,垃圾回收後可以製成哪些新產品。
2.認識"回收利用"標誌。
①出示"回收利用"的標誌,讓幼兒根據圖意猜測該標誌的含義,並說說在哪些地方看到過這一標誌。
②講解"回收利用"標誌含義,請幼兒說說: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為什麼?(紙、玻璃瓶、易拉罐、礦泉水瓶等經過加工處理,可以製造出新的產品。)③啟發幼兒設計"不能回收利用"的標誌圖,並說說: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為什麼?應該怎樣處理這些垃圾?(焚燒或深埋。)④將黑板上的磁性垃圾圖片按可以回收利用與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兩類,教師檢查幼兒分類情況。
⑤教師小結:如果我們能回收利用這些物品,就能淨化環境,保護資源。
3.遊戲:看誰做得對。教師說出某一垃圾的名稱,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兒就做形似的動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動作。
2.出示貼有標誌的5只垃圾分類裝桶,請個別幼兒將垃圾按標誌分類。
3.組織幼兒戴上手套清理賀村的垃圾,並進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