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ogey14707

      一、李賀《詠懷》是——二首。  《詠懷二首》是唐代詩人李賀的組詩作品。第一首詩分兩部分,前四句寫茂陵家園的周圍環境和司馬相如悠閒自得的生活情趣,後四句說明這是當權者不重視人才造成的結果,全詩欲揚先抑,前後表達的感情迥然不同,造成高低懸殊的效果。第二首詩比較具體地描述了作者自己賦閒在家的生活和思想狀況,全詩嘆“老”嗟貧,充滿憂傷絕望的情緒,其相反相成的哲理,產生一種異於尋常的表現力。  二、附原文如下:  詠懷二首(其一)李賀  長卿懷茂陵,綠草垂石井。  彈琴看文君,春風吹鬢影。  梁王與武帝,棄之如斷梗。  惟留一簡書,金泥泰山頂。  其二  日夕著書罷,驚霜落素絲。  鏡中聊自笑,詎是南山期。  頭上無幅巾,苦蘗已染衣。  不見清溪魚,飲水得相宜。  【譯文】  其一:  司馬相如安居茂陵,綠草蓬蓬垂入石井。一邊彈琴一邊看卓文君,只見春風拂動她的鬢影。可嘆梁孝王和漢武帝,把他看得像斷梗一樣棄置不用。死後只留下一卷文書,武帝卻照著行封禪禮登上泰山頂。  其二:  傍晚著書完畢,發現頭上白髮忽然像霜似的落下一絲,感到很震驚。端詳著鏡中早衰的容顏,不禁暗自發笑:像我這樣終日愁苦,年紀輕輕就生了白髮,那會有南山之壽呢!頭上不裹幅巾,身上穿著用苦蘗染的黃衣,與鄉野之人無異。沒有看見清溪裡的魚兒,只是飲些清水,依然是那樣怡然自樂嗎?  三、創作背景:  李賀因不得舉進士,賦閒在昌谷家中,儘管家鄉山水清幽,又能享受天倫之樂,卻難以排遣苦悶的情懷,因寫此組詩。清人方扶南在《李長吉詩批註》中對《詠懷二首》的寫作緣起是這樣說的:“此二作不得舉進士歸昌谷後,嘆授奉禮郎之微官,前者言去奉禮,後者言在昌谷。”  四、作者簡介:  李賀(790—816),唐代詩人。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西)人。唐皇室遠支,家世早已沒落,生活困頓,仕途偃蹇。曾官奉禮郎。因避家諱,被迫不得應進士科考試。早歲即工詩,見知於韓愈、皇甫湜,並和沈亞之友善,死時僅二十七歲。其詩長於樂府,多表現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憤。善於熔鑄詞采,馳騁想像,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新奇瑰麗的詩境,在詩史上獨樹一幟,嚴羽《滄浪詩話》稱為“李長吉體”。有些作品情調陰鬱低沉,語言過於雕琢。有《昌谷集》。

  • 2 # 橘生淮南北島一季煙

    詠懷二首(其二)

    李賀

      日夕著書罷,驚霜落素絲。

      鏡中聊自笑,詎是南山期。

      頭上無幅巾,苦蘗已染衣。

      不見清溪魚,飲水得相宜。

    在這首詩裡,李賀比較具體地描述了自己賦閒在家的生活和思想狀況。詩人表現出的超然態度,有力地烘托了他的悲苦情懷。相反而實相成的哲理,用在詩歌創作上,產生一種異於尋常的表現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葉紹翁的詩夜書所見中的\“蕭蕭梧葉送寒聲’’的蕭蕭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