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潘龍江悔恨寫紅塵情歌

    郭德綱的水軍已經瘋了,欺騙小孩子?你讓郭德綱和德雲社消失一年,看看京劇和相聲還在不在?如果一年後相聲和京劇不在了,我和郭德綱姓,你們敢打賭嗎?別一天總吹牛,乾點實事兒。

  • 2 # 四斤

    不會消失,你這說這話有點捧殺郭德綱了,容易給老郭招黑。

    還記得沒有郭德綱那時候,大家聽的是什麼樣的相聲麼?是姜昆馬季老師,奇志大兵,馮鞏牛群他們的相聲。

    內容嘛,也和時代有關,抨擊醜惡,弘揚社會正氣,諷刺一下社會不良現象和不正風氣。

    什麼姜昆老師的《虎口遐想》馬季老師的《五官爭功》馮鞏老師的《舊曲新歌》等等,那時候大家看的也都津津有味,寓教於樂,雖然和當時時代娛樂匱乏,有相聲聽就不錯有關,但那時候的相聲也叫相聲。

    然後就有了郭德綱橫空出世,無厘頭的搞笑,什麼《我這一輩子》《李菁飈車》《西征夢》,那時候人們才第一次真正的笑的合不攏嘴,是發自內心的純粹的流眼淚的笑。

    郭德綱確實開創了一段相聲的先河並走向輝煌,相聲至今能有如此發展郭德綱真的功不可沒,但也真的不是沒有郭德綱相聲就完蛋。

    而且,隔壁就有一個最好的例子,可謂前車之鑑,那就是小品。

    如果郭德綱是相聲史上里程碑的人物,那本山大叔就是小品史上楷模人物。

    仔細回想,沒有本山大叔之前的小品,是不是也是和時代有關,抨擊醜惡,弘揚社會正氣,諷刺一下社會不良現象和不正風氣?

    然後本山大叔的東北二人轉風格的土味小品出來以後呢,是不是感覺包袱響了,笑點多了,教育人少了,坑蒙拐騙多了?

    而本山大叔走了之後這幾年呢?小品是不是也沒垮掉?是不是又回到教育人的型別上來了,看看近幾年春晚小品,你要沒點教育意義都過不了審,諷刺腐敗啊,諷刺XX主義啊,郭冬臨孫濤的提倡鄰里和諧啊,馮鞏牛莉的農民和計程車司機正能量啊,是不是?

    笑點少了,不好看了,是不是,當初看本山大叔賣車賣柺你學到啥了,學忽悠人啊,蘇格蘭打滷麵你學到啥了?

    所以,沒有郭德綱的相聲並不會消失,只會變得不好笑而已。

    僅此而已。

  • 3 # 於小小

    消失是不會消失的,畢竟是一門藝術,沒那麼容易消失。但是看的人越來越少倒有可能。

    相信大家都知道,九十年代相聲遇到了低谷,人們不願意聽相聲了,很多相聲演員也紛紛去拍影視劇淘金了。相聲遇到低谷,也能理解,任何藝術形式,都會在高峰期過後,遇到低谷,隨著小品的出現以及娛樂方式的多元化,相聲的衰落就更是不可避免了。

    郭德綱正處在這個時間,相聲的處境很尷尬,於是郭德綱也顯得很尷尬,但我們的郭老師硬是憑一己之力挽救相聲於水火。他於2005年改相聲大會為德雲社,並且迴歸到劇場演出,相聲才迎來了它新的轉折點。隨著德雲社的火爆,相聲這門藝術,也變成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了!

    德雲社的演出模式,德雲社的演出風格,讓我們明白了,原來相聲還可以這樣說,還可以這樣貼近生活,還可以這樣的搞笑,於是不知不覺愛相聲的人就多了起來。相聲也迎來了它的第二個春天。

    相聲有今天的復興,郭德綱功不可沒。現在郭德綱又宣傳傳統京劇,成立了麒麟社,又使一大批年輕觀眾愛上了京劇,甚至不惜高價買票去劇場看京劇演出!郭德綱是要帶火京劇的節奏啊!

    難怪有人會說:百年難出郭德綱呢!你們認為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代奧運會第一個鐵餅冠軍的獲得者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