緯度0度稱作赤道,0度經線又稱作本初子午線。
因為當時超過三分之二的船隻已使用該線為參考子午線,在1884年於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國際本初子午線大會上正式定之為經度的起點。來自25個國家共41位代表參與了會議,法國代表在投票時棄權,在1911年之前法國仍以巴黎子午線作為經度起點。
從北極開始,本初子午線經過英國、法國、西班牙、阿爾及利亞、馬裡、布吉納法索、多哥和迦納共8個國家,然後直至南極。超過三分之二的船隻已使用該線為參考子午線。
擴充套件資料
赤道穿過了加彭、剛果、薩伊、烏干達、肯亞、索馬利亞、馬爾地夫、印度尼西亞、厄瓜多、哥倫比亞和巴西等許多國家。在這些國家,人們用不同的標誌來表示赤道線。例如,在剛果,人們用許多沿直線排列的小石柱表示赤道線,這些小石柱叫赤道樁。
據說在700多年前,厄瓜多首都基多城的市民就知道,基多城附近是太陽一年兩次來往於南、北半球所經過的地方,他們稱這裡為“太陽之路”。
後來,科學家證實了這一說法,市民們就在基多市郊外修建了一座赤道紀念碑。紀念碑高10米,碑身四面刻有表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字樣。碑頂放著一個石刻地球儀,地球儀中間有一條標誌赤道位置的白線,一直延伸到碑底的石階上,這就是地面的赤道線。
地球上計量經度的起始經線。又稱零子午線。從本初子午線起 ,分別向東和向西計量地理經度,從 0°到 180°。
1884年在華盛頓舉行的國際子午線會議決定,採用透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舊址)埃裡中星儀的子午線作為時間和經度計量的標準參考子午線,稱本初子午線。
1957年後格林尼治天文臺遷移臺址,國際時間局利用若干天文臺在赤道上定義了平均天文臺經度原點,它由這些天文臺的經度採用值和測時資料歸算而得。
緯度0度稱作赤道,0度經線又稱作本初子午線。
因為當時超過三分之二的船隻已使用該線為參考子午線,在1884年於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國際本初子午線大會上正式定之為經度的起點。來自25個國家共41位代表參與了會議,法國代表在投票時棄權,在1911年之前法國仍以巴黎子午線作為經度起點。
從北極開始,本初子午線經過英國、法國、西班牙、阿爾及利亞、馬裡、布吉納法索、多哥和迦納共8個國家,然後直至南極。超過三分之二的船隻已使用該線為參考子午線。
擴充套件資料
赤道穿過了加彭、剛果、薩伊、烏干達、肯亞、索馬利亞、馬爾地夫、印度尼西亞、厄瓜多、哥倫比亞和巴西等許多國家。在這些國家,人們用不同的標誌來表示赤道線。例如,在剛果,人們用許多沿直線排列的小石柱表示赤道線,這些小石柱叫赤道樁。
據說在700多年前,厄瓜多首都基多城的市民就知道,基多城附近是太陽一年兩次來往於南、北半球所經過的地方,他們稱這裡為“太陽之路”。
後來,科學家證實了這一說法,市民們就在基多市郊外修建了一座赤道紀念碑。紀念碑高10米,碑身四面刻有表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字樣。碑頂放著一個石刻地球儀,地球儀中間有一條標誌赤道位置的白線,一直延伸到碑底的石階上,這就是地面的赤道線。
地球上計量經度的起始經線。又稱零子午線。從本初子午線起 ,分別向東和向西計量地理經度,從 0°到 180°。
1884年在華盛頓舉行的國際子午線會議決定,採用透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舊址)埃裡中星儀的子午線作為時間和經度計量的標準參考子午線,稱本初子午線。
1957年後格林尼治天文臺遷移臺址,國際時間局利用若干天文臺在赤道上定義了平均天文臺經度原點,它由這些天文臺的經度採用值和測時資料歸算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