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義詞】
1、根據(gēn jù),認識、信念、判決的依據。 把某種事物作為語言行動或得出結論的前提;按照。
2、證據(zhèng jù):是證明(案件)事實的依據,證據問題是訴訟的核心問題,全部訴訟活動實際上都是圍繞證據的蒐集和運用進行。
3、憑藉(píng jiè):依靠;倚仗:如果不憑藉空氣,鳥就永遠不能飛到高空。
4、憑據(pínɡ jù):依據,根據
5、依照(yī zhào):用以引出行為,動作的依據,相當於“依”。
【詞目】依據
【拼音】yī jù
【基本解釋】
1、 基礎
2、按照、根據
【詳細解釋】
1. 把某種 事物作為 依託或根據。
《 釋名·釋言語》:“基,據也。在下,物所依據也。”《 南史·齊豫章文獻王嶷傳》:“攸之起事,群從下郢,於路先叛,結柴於三溪,依據深險。” 宋 司馬光《袝廟議》:“事不經見,難可依據。” 范文瀾 蔡美彪等《 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一節:“依據這個 所謂‘先南後北’的方針, 宋太祖在九六二年分派眾將駐守北邊和西北各州。”
2. 作為根據或依託的事物。
《 禮記·曲禮上》:“必則古昔稱先王” 漢 鄭玄注:“言必有依據。” 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沽河》:“夾岸有二城,世謂之‘獨固門’,以其藉險憑固,易為依據。” 清 俞樾《序》:“簫管 中郎,衣冠 優孟,本無依據,何憚更張?”陳毅《渡黃河作歌》:“國賊授首看日近,狗黨狐群失依據。”
【造句】
1、不以事實為依據的推測往往是荒謬的。
2、法官斷案,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
3、老師依據班委反映的情況,又親自做了實際調查,才著手處理問題。
4、依據給出的文字,在橫線上各仿寫一句話,句式要相同,語意要切合語境。
5、至少依據這個指標觀察,股票不再被明目張膽地高估了。
6、要建立各種條令法規,使一切活動都有個規矩準繩作為依據。
7、要證明這一點,口說不足為憑,還應有事實依據。
7、造 句 網是一部線上造句詞典,其宗旨是更快地造出更優質的句子.
8、用人要以人品、能力為取捨依據,不應以貌取人。
9、我依據老師的解說,觸類旁通,解決了許多問題。
10、我覺得你說的這些就像海市蜃樓一樣沒有一點依據。
【近義詞】
1、根據(gēn jù),認識、信念、判決的依據。 把某種事物作為語言行動或得出結論的前提;按照。
2、證據(zhèng jù):是證明(案件)事實的依據,證據問題是訴訟的核心問題,全部訴訟活動實際上都是圍繞證據的蒐集和運用進行。
3、憑藉(píng jiè):依靠;倚仗:如果不憑藉空氣,鳥就永遠不能飛到高空。
4、憑據(pínɡ jù):依據,根據
5、依照(yī zhào):用以引出行為,動作的依據,相當於“依”。
【詞目】依據
【拼音】yī jù
【基本解釋】
1、 基礎
2、按照、根據
【詳細解釋】
1. 把某種 事物作為 依託或根據。
《 釋名·釋言語》:“基,據也。在下,物所依據也。”《 南史·齊豫章文獻王嶷傳》:“攸之起事,群從下郢,於路先叛,結柴於三溪,依據深險。” 宋 司馬光《袝廟議》:“事不經見,難可依據。” 范文瀾 蔡美彪等《 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一節:“依據這個 所謂‘先南後北’的方針, 宋太祖在九六二年分派眾將駐守北邊和西北各州。”
2. 作為根據或依託的事物。
《 禮記·曲禮上》:“必則古昔稱先王” 漢 鄭玄注:“言必有依據。” 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沽河》:“夾岸有二城,世謂之‘獨固門’,以其藉險憑固,易為依據。” 清 俞樾《序》:“簫管 中郎,衣冠 優孟,本無依據,何憚更張?”陳毅《渡黃河作歌》:“國賊授首看日近,狗黨狐群失依據。”
【造句】
1、不以事實為依據的推測往往是荒謬的。
2、法官斷案,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
3、老師依據班委反映的情況,又親自做了實際調查,才著手處理問題。
4、依據給出的文字,在橫線上各仿寫一句話,句式要相同,語意要切合語境。
5、至少依據這個指標觀察,股票不再被明目張膽地高估了。
6、要建立各種條令法規,使一切活動都有個規矩準繩作為依據。
7、要證明這一點,口說不足為憑,還應有事實依據。
7、造 句 網是一部線上造句詞典,其宗旨是更快地造出更優質的句子.
8、用人要以人品、能力為取捨依據,不應以貌取人。
9、我依據老師的解說,觸類旁通,解決了許多問題。
10、我覺得你說的這些就像海市蜃樓一樣沒有一點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