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鶴舞水鄉

    不能說莫言、餘華等作家的作品就是西方風格,而是當說是現代、當代風格。無論中方還是西方,小說的語言風格、敘述方式、情節結構方式都已從古典風格逐漸進化到了現在的風格。但是其透過情節、環環、人物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作品主題等要素並沒有變。

  • 2 # 恆宗1

    這個提問很好,感興趣。所以就不揣冒昧班門弄斧發個議論湊個熱鬧。

    二是而一些小說作家喜歡借鑑西洋作家的創作理念寫出了不少具有“西方風格”的小說,且獲得了較高成就,但不可以就理解為中國傳統古典小說丟掉了。中國現當代文學創作成就裡很多就深深地繼承了中國傳統古典小說風格。

    三是以“四大名著”為代表的傳統古典小說是縱貫古今小說創作高峰,很多人如何努力攀登,都很難達到那種高度的水平,所以沿這條道攀登去當“大家”是很艱辛的!長期如此,也產生了對“傳統古典小說”的“審美疲勞”,而對“西方風格”感興趣,莫言風格的出現也就不奇怪!

    四是今後不管中西文化如何融合,社會如何發展,我堅信中國傳統古典文學的追隨者追捧者都一定是中國式文學的主流,是絕對不會“完全西化”的!

  • 3 # 作家鬼譚

    中國古典小說的傳統手法,是以故事和人物為主的創作手法,小說以講故事為主,以刻畫人物為主要手法。中國古典小說,開始都是以話本的形式傳於民間,通俗易懂,好讀好記。像很多有名的古典小說,都是話本的形式,還有章回小說的形式,許古典小說在民間以“說書”的形式廣為流傳。“聽書”在數百年裡都成為底層普通人,特別是不識字的平民們接受“文學”薰陶和道德教化的重要形式。許多一字不識的普通百姓,張口能說出大段大段的“書”來,就是古典文學通俗易懂,好讀好記,故事性強,人物鮮活,善惡分明,弘揚正氣,鞭韃醜惡,特別逐級老百姓喜歡的例證。中國古典文學有它深厚的民族特性和文化底蘊,也有它獨特的文學特點和創作個性,這是與中國民眾的欣賞水平、閱讀習慣、文化程度,接受能力有關係的,和中化民族這塊文學和文化的土壤有關係的。

    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讀者的閱讀習慣也在慢慢地改變。特別是到了當代,90%的平民都有了文化,接觸的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多了,欣賞水平提高了,閱讀習慣在改變,同時,隨著改革開放,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逐漸多了起來,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西方的各種現代派、先鋒派作品湧入中國,西方文學的各種創作手法,如意識流,魔幻現實主義,自然主義等各種文學流派和創作方法,被中國作家所借鑑,所吸收,所利用。西方文學的創作方法一改中國傳統文學重故事,重情節,重人物,而不注重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不注重人物心理的刻畫,不注重描寫人的意識活動和更深層次的精神層面的活動的缺陷。中國的一些優秀作家,就把西方的文學創作手法與中國傳統文學的創作手法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文學流派。如你提到的莫言,餘華等作家。莫方的小說明顯受到西方魔幻現實主義創作手法的影響,他的一系列作品都有馬爾科斯的影子,他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與他學習接納西方文學的創作手法有關,更易於西方人對他作品的理解,也更符合西方人的審美要求,易於西方人接受。餘華的作品受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影響較深,他很多小說和中國傳統文學有著很大的區別。所以他早期的作品被稱為“先鋒文學”,普通讀者,特別是習慣了中國傳統文學的文化程度比較低的讀者不容易接受和理解。這裡多說一句,到了後期,餘華的創作在向中國傳統迴歸,他後期的一些小說開始注重故事的人物,讓更多的中國讀者開始接受他的小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滑鼠壞了怎麼用鍵盤控制左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