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葬在太白山 據《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載,建興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諸葛亮率蜀漢軍隊從褒斜道出,屯兵武功(現岐山縣)五丈原,與魏國都司馬懿對峙百餘日,終因積勞成疾,病卒軍中,“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需器物。”由於當時蜀國連年出兵北伐曹魏,民貧國虛,內訌不斷,又因諸葛亮死時的遺命之故,武候墓僅植柏樹五十四株,無其他紀念性建築。經過1500多年後,武候墓出現了“前墓”和“後墓”、“真墳”和“假墳”之爭,給後人留下一個又一個難解的迷團? 那麼諸葛亮究竟葬在哪裡? 民間傳說,諸葛亮葬在太白山下的方才關。 據《太白縣誌》載,“方才關,漢時地其東西兩塬設有軍營寨柵,中間一溝為行人必經之路。其口為一關卡,便稱‘雙寨關,’後相傳為‘諸葛亮發喪時放棺處’,傳而年久又演義為‘放材關’。《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釋:“放,安放,擱的意思。”其意是諸葛亮的棺木曾放置、安葬在這個地方。 那麼,諸葛亮是如何安葬在太白山下的方才關呢?說來民間還有一段離奇的傳說…… 諸葛亮在五丈原軍中勞累過度一病不起,自感不久於人世,而蜀漢後主劉禪又是個扶不起的昏君,日後必為曹魏所滅。自己和曹魏打了半輩子仗,死後遺體運回成都,絕對得不到安寧。再者秦嶺崎嶇、蜀棧道艱險,心中不忍,自己淡泊、寧靜一生,靈魂應迴歸大自然,實現其“生當興劉扶漢室,死亦借地葬曹魏(借地寄封)”的宿願。於是他就給後主劉禪上了道“葬漢中定軍山”的遺命後,密購薄棺兩口,給跟隨自己多年的兩個心腹老卒面授機宜。讓啞巴老卒在自己死後簡斂薄棺,連夜放置到回蜀漢之龜川壩至咀頭一古廟;同時將日常征戰所閱之兵書戰策及所用衣物等假作屍體,放入另一棺木隨大隊運回漢中。讓另一能說會道的心腹拿九錠銀兩、九匹蜀錦,尋十個貪婪兇殘之徒(其中一人會做飯),把龜川壩咀頭鎮古廟中之薄棺依山深埋。然後給長史楊儀,司馬費、護軍姜維密授二錦囊妙計:一是計退司馬懿追兵,二是計斬魏延。隨後就人事不醒。 當晚,蜀軍表面平靜,其實在作秘密退兵準備。啞巴心腹依計而行,能說會道的心腹依言辦事。第二天,諸葛亮便安臥在太白山下這靜謐綠壩之間,魂歸大自然,而埋葬諸葛亮棺木的十個貪婪兇殘之徒也都一命嗚呼了。 原來,九個依山打墓的貪婪兇殘之徒並不知曉薄棺中所葬何人。他們打好墓穴埋葬好棺木,在返回古廟途中,就商量著如何把作飯的人殺死,好一人分得一錠銀子、一匹蜀錦。回到古廟,看見做飯的笑容滿面,主動迎出廟門,他們不由分說,合夥把做飯的人殺死,打墓者每人分得一錠銀子、一匹蜀錦。然後九個人看見桌子上早已擺好的酒肉,就大吃大喝起來。誰知還未吃完,個個口鼻流血,死於古廟,他們哪知作飯的人比他們還貪婪兇狠,想一個人獨吞九錠銀兩、九匹蜀錦,於是在買來的酒肉中作了手腳,下了巨毒。後來,蜀國撤退的隊伍路過此地,發現了十個人的屍體和銀兩、蜀錦。他們把拿有蜀錦、銀兩的九個人埋在一起,狀似一個大罐;另一個未拿蜀錦、銀兩的人單獨草草埋葬,狀似一個小罐,然後就地發喪,抬著裝有諸葛亮衣冠的棺木回到了漢中,遵遺命葬於定軍山。 當地傳說,在太白山石溝河風景區的大罐和相隔不遠的小罐便是諸葛亮生前設定的兩處“假冢”。“假冢”周圍劍石峻嶺環繞,青松祥雲隱現,又有潺潺流水和倒垂瀑布,顯得十分清幽,十分壯觀。只是埋葬諸葛亮的墳跡已無蹤跡,給前來憑弔的人留下了悵悵的遐想和神秘的嚮往。
諸葛亮葬在太白山 據《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載,建興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諸葛亮率蜀漢軍隊從褒斜道出,屯兵武功(現岐山縣)五丈原,與魏國都司馬懿對峙百餘日,終因積勞成疾,病卒軍中,“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需器物。”由於當時蜀國連年出兵北伐曹魏,民貧國虛,內訌不斷,又因諸葛亮死時的遺命之故,武候墓僅植柏樹五十四株,無其他紀念性建築。經過1500多年後,武候墓出現了“前墓”和“後墓”、“真墳”和“假墳”之爭,給後人留下一個又一個難解的迷團? 那麼諸葛亮究竟葬在哪裡? 民間傳說,諸葛亮葬在太白山下的方才關。 據《太白縣誌》載,“方才關,漢時地其東西兩塬設有軍營寨柵,中間一溝為行人必經之路。其口為一關卡,便稱‘雙寨關,’後相傳為‘諸葛亮發喪時放棺處’,傳而年久又演義為‘放材關’。《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釋:“放,安放,擱的意思。”其意是諸葛亮的棺木曾放置、安葬在這個地方。 那麼,諸葛亮是如何安葬在太白山下的方才關呢?說來民間還有一段離奇的傳說…… 諸葛亮在五丈原軍中勞累過度一病不起,自感不久於人世,而蜀漢後主劉禪又是個扶不起的昏君,日後必為曹魏所滅。自己和曹魏打了半輩子仗,死後遺體運回成都,絕對得不到安寧。再者秦嶺崎嶇、蜀棧道艱險,心中不忍,自己淡泊、寧靜一生,靈魂應迴歸大自然,實現其“生當興劉扶漢室,死亦借地葬曹魏(借地寄封)”的宿願。於是他就給後主劉禪上了道“葬漢中定軍山”的遺命後,密購薄棺兩口,給跟隨自己多年的兩個心腹老卒面授機宜。讓啞巴老卒在自己死後簡斂薄棺,連夜放置到回蜀漢之龜川壩至咀頭一古廟;同時將日常征戰所閱之兵書戰策及所用衣物等假作屍體,放入另一棺木隨大隊運回漢中。讓另一能說會道的心腹拿九錠銀兩、九匹蜀錦,尋十個貪婪兇殘之徒(其中一人會做飯),把龜川壩咀頭鎮古廟中之薄棺依山深埋。然後給長史楊儀,司馬費、護軍姜維密授二錦囊妙計:一是計退司馬懿追兵,二是計斬魏延。隨後就人事不醒。 當晚,蜀軍表面平靜,其實在作秘密退兵準備。啞巴心腹依計而行,能說會道的心腹依言辦事。第二天,諸葛亮便安臥在太白山下這靜謐綠壩之間,魂歸大自然,而埋葬諸葛亮棺木的十個貪婪兇殘之徒也都一命嗚呼了。 原來,九個依山打墓的貪婪兇殘之徒並不知曉薄棺中所葬何人。他們打好墓穴埋葬好棺木,在返回古廟途中,就商量著如何把作飯的人殺死,好一人分得一錠銀子、一匹蜀錦。回到古廟,看見做飯的笑容滿面,主動迎出廟門,他們不由分說,合夥把做飯的人殺死,打墓者每人分得一錠銀子、一匹蜀錦。然後九個人看見桌子上早已擺好的酒肉,就大吃大喝起來。誰知還未吃完,個個口鼻流血,死於古廟,他們哪知作飯的人比他們還貪婪兇狠,想一個人獨吞九錠銀兩、九匹蜀錦,於是在買來的酒肉中作了手腳,下了巨毒。後來,蜀國撤退的隊伍路過此地,發現了十個人的屍體和銀兩、蜀錦。他們把拿有蜀錦、銀兩的九個人埋在一起,狀似一個大罐;另一個未拿蜀錦、銀兩的人單獨草草埋葬,狀似一個小罐,然後就地發喪,抬著裝有諸葛亮衣冠的棺木回到了漢中,遵遺命葬於定軍山。 當地傳說,在太白山石溝河風景區的大罐和相隔不遠的小罐便是諸葛亮生前設定的兩處“假冢”。“假冢”周圍劍石峻嶺環繞,青松祥雲隱現,又有潺潺流水和倒垂瀑布,顯得十分清幽,十分壯觀。只是埋葬諸葛亮的墳跡已無蹤跡,給前來憑弔的人留下了悵悵的遐想和神秘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