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方國學

    眾所周知,我們現在誦讀文字時一般都用普通話,但在孔子那個時代普通話還未誕生,那他誦讀《詩經》時用的是什麼語言?《論語·述而篇·第十八章》對此有記載:“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這句話大意為:孔子在讀《詩經》、《尚書》及一些禮儀場合時使用的是一種被稱之為雅言的語言。

    雅言雖然不是普通話,但其作用和現在的普通話有相似之處。

    雅言和普通話的共同之處在於,它們都是合乎一定規範和標準的共同語言。雖然華人都講中國話,但中國話的具體種類也是千差萬別的,特別是中國傳統社會交通不便,作為社會經濟基礎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更是造成了“十里不同音”的種種個性化語言。而共同語言存在的意義就在於:為人們樹立了一個都能識別的語言標準,才不至於讓操著南腔北調的人們面對彼此時出現“雞同鴨講”的交流障礙。

    雖然都有設立共同標準、供人方便交流的功效,但這並不意味著雅言和普通話之間可以劃等號。

    普通話是以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言,其特點是以北方白話文為基礎方言,語義、語法、讀音、聲調都是一致的,發音以北京話為標準,普及程度較為廣泛,基本上天南海北的華人都會使用。相形之下,雅言的普及程度則小得多,一般只是在知識分子中間傳播使用,特別是在周朝時期雅言僅在王庭宗伯學院的弟子中間使用,普通士人一般也不會用雅言,更別提一般老百姓了。

    再者,雅言並不是以白話文作為基礎語言的,相反它是區別於白話文的、高尚不粗俗的文言文,類似於今天說的書面語,雅言雖然是天下文人通用的語言,但也只是說這種語言的語義相通,並不一定指發音一致,即便是發音一致,聲調也有可能千差萬別,就比如今天南方人和北方人雖然都認識中國字,但當他們用各自地域的方言讀起這些字來,可謂五音俱全。

    所以說雅言只是指共同語言的語義相通,但其發音、聲調並不一定是一致的,如果發音、聲調一致就涉及另一種概念即“雅音”。

    雖然雅言只表語義,不表發音,但這不是說雅言沒有發音,相反讀雅言時需要用雅音,正如東漢經學家鄭康成在《論語集解》中提到“讀先王典法,必正言其音,然後義全,故不可有所諱也。”之所以要正雅音,主要是針對古人因為有所避諱而在讀某些詞彙時,常常故意改變原來讀音的現象,為了避免由於人們故意讀錯而使詞義越來越偏離本意、誤導後人,有識之士提出在讀一些經典文獻時不必避諱改讀音,可讀出詞彙本身的發音即可,比如《禮記·曲禮上》中就提到:“《詩》《書》不諱,臨文不諱。”

    古代雅言的發音一般以該王朝所在都城的方言讀音為準,但因為周以前的語言形式已無從考證,所以關於雅言的發音,有學者認為西周王朝都城大多在陝西,所以雅言發音應該是陝西話發音;但亦有學者認為周王朝的雅言承襲殷商王朝,而殷商王朝又承襲夏朝,雅言又被稱為夏言,周王朝以前的朝代皆誕生於黃河流域內以洛陽地區為中心的中原地區,且東周時期的都城也曾遷址於此,所以雅言發音應該以河南話發音為準。

    不管是哪種發音,從學術角度來看,孔子之所以用雅言、雅音讀《詩經》正是為了保證經典文獻的原汁原味,更何況《詩經》本身就是用雅言創作的,誦讀起來也只能用雅言。再者從教學實踐的角度來看,用雅言這種知識分子的共同語言來傳播,亦是為了方便來自各個諸侯國的學生去理解,師者的良苦用心躍然於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水果是水果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