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Gdfbn

    《梅香正濃》表達了作者不畏嚴寒的梅花的讚美,更表達了作者對英勇不屈、大義凜然的史可法的讚頌。《梅香正濃》的作者是白樺,課文以不畏嚴寒的梅花象徵英勇不屈的史可法,結尾處點題之筆水到渠成,英雄的浩然正氣、大義凜然也永遠留在讀者心中,作者讚美梅花,也即讚美英雄。文章題目梅香正濃,表面意思是歌頌梅花花香正濃,實質含義是讚美如梅花一般的高尚品德,代代流傳,生生不息。有梅花品格的人會讓人們永遠的紀念。作者訪問揚州梅嶺,記錄了葬於梅嶺的明末鎮守揚州英勇捐軀的史可法的事蹟。課文引用史可法遺言:“我死後,葬在梅花嶺上。”就是表明了忠貞不屈,猶如梅花般的氣節,壯懷激烈,視死如歸,有這樣的氣節的人方可葬在梅花嶺上與玉潔冰清欺霜傲雪的梅花為伴,史可法敬畏史筆,永載史冊,雖死猶榮,其氣節在世間長存。就像文章結尾所說,雖然沒有梅花開,“大地卻久久沉浸在濃濃的梅香之中”。擴充套件資料《梅香正濃》作者借傲雪的梅花,在風雨中依然清香如故的不屈不撓的品格,重點介紹了明朝的遺臣的史可法的感人事蹟。文章用了崇高—感動—傷感而肅然——感慨萬分這條感情線索鋪開敘述,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開頭部分(第1自然段)作者總寫自己對具有民族氣節的英雄們的崇敬。第二部分為文章的主體部分(第2至6自然段)用舉例的方式詳寫了史可法的英雄事蹟,第一件寫在民族危亡之時幾次起草奏章,提出救亡方略,規勸皇帝,為國家民族的前途擔憂;第二件寫史可法在明朝大勢已去之時,發誓與揚州城共存亡。第三件寫揚州陷落,史可法寧死不降,最後“大罵氣絕身亡”。結尾部分為(7至8自然段)作者直抒胸臆,表達情感。歌頌了民族危亡之時英雄們的崇高氣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雙絞線EIA/TIA568A和568B標準怎麼排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