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eTourdeFrance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王維這首借紅豆表達相思情意的五絕傳誦千古。

    紅豆種類繁多,亦名孔雀豆、相思豆、相思子,統稱為紅豆,嶺南、四川、江南皆有之。

    據載,王維這首《相思》原是作者寄贈其朋友、音樂家李龜年的。可能因為詩中紅豆鮮豔如火的色彩、堅實的果實,比作男女間真摯恆久的愛情更為恰當,更加動人,所以在流傳過程中,其含義逐步演化為男女“相思”。這種演變雖已改變了作者的初衷,卻為中國愛情詩開拓了更廣更新的領域。

    王維之後的紅豆詩,即多述男女愛情。前蜀牛希濟《生查子》雲:“新月曲如眉,未有團圓意。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透過紅豆寄託男女朝暮相思,“淋漓沉重”,情深意長。明人伍瑞隆《竹枝詞》寫道:“蝴蝶花開蝴蝶飛,鷓鴣草長鷓鴣啼。庭前種得相思樹,落盡相思人未歸。”作者以兩種植物、兩種動物起興,對比襯托,描寫了“蝴蝶夢中家萬里”和鷓鴣啼叫時那種特有的“行不得也哥哥”的淒厲聲音氛圍,再濃墨渲染了庭前相思樹花開花落,紅豆“落盡”而“人未歸”的情景,凸現了閨中少婦長久相思的深切情懷。

    明末抗清志士屈大均《紅豆曲》:“江南紅豆樹,一葉一相思。紅豆尚可盡,相思無已時。”這裡,作者已將“相思”與懷念故國融為一體。如果說,清代文人葛慶增、許乃普的題書齋聯“書似青山常亂疊,燈如紅豆最相思”,以紅豆作喻,表現作者夜深人靜,孤燈苦讀的勤學精神;那麼,鄭板橋《南朝》“紅豆有情傳夢寐,青春無賴鬥煙霞。風流不是君王派,請入雞林謝翠華”的七言詩,就很明顯地從紅豆原義再作引申,批評陳後主、隋煬帝只配“作翰林”,不宜作“君王”。看來,清末有些紅豆詩已把主題內容從男女愛情拓展到思書、思友和評價歷史人物得失的新領域了。

    到了近現代,國難日亟,紅豆詩又注入了思民、思國的內容,近代中國著名的愛國詩人丘逢甲,早年寫作《臺灣竹枝詞》四十首,其中第二十首雲:“牛車轆轆走如雷,日日城東去復回。紅豆滿車都載過,相思載不出城來。”臺灣漫山遍野皆植相思樹。丘逢甲借“紅豆滿車”為載體,抒發思念臺灣人民、抗擊外侮的愛國情懷。維新健將梁啟超亡命海外時,曾赴臺灣一遊。其《相思樹》詩云:“終日思君君不知,長門買賦更無期。山山綠遍相思樹,正是江南草長時。”抒發了對在日寇鐵蹄下備受苦難的臺灣人民的思念和復土無望、報國無門的悲愴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會留守不回家過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