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ffgcff

    1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情況?其實,對於這種現象,我已經聽到過很多了。很多家長常常抱怨,孩子在幼兒園和在家時判若兩人。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一方面是因為孩子所處的生活環境讓孩子的行為有了“兩面性”。幼兒在幼兒園和其他的小朋友在一起,其中就有榜樣作用,當教師在表揚某位幼兒的時候,就會激起孩子的表現慾望,使得自己在老師眼中是一個非常好的表現,所以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都很出色。但是,在家裡就不一樣了,父母的教育方式如果不得當,會使得孩子在家裡任性、撒嬌、家長怎麼說都不聽。相反,有的孩子因為內向、不善交往,在集體面前不敢講話,但是在家裡和父母在一起時,有說有笑,其實跟孩子生活的環境是有絕對的關係的。另一方面是家長的原因。很多時候,行為發生在孩子身上,問題卻在家長身上。家長的教養態度、教育行為影響著孩子的發展。有的家長要求孩子8:30睡覺,自己看電視卻看到很晚;家長要求孩子不挑食,自己卻挑三揀四,類似的現象很多,家長要求孩子做到,自己卻做不到;或家長的態度、方式不恰當,導致孩子在家和在幼兒園表現不一樣。2如何改善這種情況?第一、正確地愛孩子,不要溺愛孩子。溺愛孩子,對孩子無原則地遷就,從家長本意來說是愛孩子,可實際上卻害了孩子。由於溺愛,造成孩子的過分依賴,孩子本來稍加努力就能做到的事卻讓父母代替,從而養成了任性、唯我獨尊的不良習氣。因此,當爸爸媽媽的既要愛孩子,也要懂得怎麼樣愛孩子,要付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也要做到有理智、有分寸地對待孩子,把愛與教育結合起來。第二、不要都包辦代替,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現代獨生子女家庭中,年輕的父母容易認為自己的寶寶年齡小、能力差,因此吃飯穿衣都不讓孩子動手,一切代勞;或者害怕讓孩子自己做事會惹出許出麻煩,越幫越忙,所以為了省時省事,就事事包辦。這樣做一方面影響了孩子很多能力的發展,另一方面滋長了孩子過分的依賴心理,使孩子缺乏進取心。爸爸媽媽們要注意,寶寶自己能做的事,決不包辦代替,一定要做到信任孩子,放開他們的手腳,並且還要積極為寶寶創造動手動腦的條件,這樣才能鍛鍊孩子的能力和自覺性。第三、採用正面教育的方法,多鼓勵孩子。爸爸媽媽可以對寶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期望。第四、保證家庭和幼兒園教育的一致性。父母與幼兒園相互配合,密切聯絡,是保證孩子教育一慣性的重要方法。爸爸媽媽們要了解幼兒園的作息制度和生活常規,孩子回到家以後,也不能放縱,應儘量按照幼兒園的紀律來約束孩子,持之以恆,形成合力,使孩子把老師、家長的要求變為自覺的行動,養成有秩序的生活習慣。第五、利用孩子的心理特點,請老師幫助教育。老師在孩子心目中是權威的象徵,孩子非常期待老師和小夥伴的認可。父母可利用小孩子的這種心理特點,把孩子在家中的各種表現客觀地反映給幼兒園老師。如果孩子在家表現得不好,爸爸媽媽可以要求老師幫助教育;在小寶寶取得了進步的時候,哪怕是一點小小的進步,也可以讓老師知道。這個時候老師可以及時地鼓勵孩子,如果進步較大的話老師還可以在集體中給予表揚,這樣可以讓寶寶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對孩子在家裡養成和在幼兒園中一慣性的良好習慣和優良品格非常有好處。如果孩子出現了這種行為,家長不妨先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然後根據以上幾點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做點改進,那麼,要不了多少時候,寶寶不再是讓你頭疼了,而是一個在家和在幼兒園表現都同樣出色的好寶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兒園關於食品衛生方面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