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南漁夫

    中文就沒有字母這一說,自古解釋一個字怎麼念,首先音同某個字,然後聲調有平、上、去、入四聲等。看吧,不需要藉助任何字母,就能夠構成發音系統了。

    但這裡面有個問題,就是首先你還是得認識一些字作為基礎,才能舉一反三,另外這四聲也得有點文化才能掌握。以至於舊社會文盲特別多。那麼民國的學者就開始嘗試建立一個相對簡單的注音系統,讓漢字的發音標註變得更友好些。這個注音系統呢,現在在我們的臺灣省還在沿用,從下圖可見一斑。

    但是,又但是了,這個系統還是複雜了,特別是寫起來麻煩,看起來也不直觀。所以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文盲依舊一大堆。於是新中國的學者進一步的改進了這個注音系統,藉助英文字母的子音母音組合來代替注音表裡的內容,然後加上四聲的聲調符號。這下就真的又容易讀又容易寫了。

    所以咱們漢語拼音用26個英文字母(其實不是,v字母沒有用,u上加兩點才是正主,只是26個字母裡沒有,現在才用v代替),並不是巧合,根本就是拿來用的關係。

  • 2 # 無聊無感無解糾結壓力失眠

    新中國成立後,漢語拼音是根據英語發音根據中國語言特色改編而來的,一方面與國際接軌,比如說用鍵盤可以打漢字,一方面有了拼音後確實中文更好學了。

  • 3 # F馬甲

    拼音源自外語,取拉丁字母。就像數字,1234567890,也都一樣,都是阿拉伯數字一樣。世界的文化自然是在發展過程中互相滲透。現代醫學(西醫)不就取代中醫成為主要醫療手段。

    不是崇洋媚外,世界文化互相結合的地方太多了。

  • 4 # 全民95

    那是因為中國的漢語拼音是借用英文字母。中國在古代是使用漢字為載體,採用直音、反切等方法來給漢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註明漢字的讀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即使注了音也讀不出來。反切,就是用兩個漢字來給另一個漢字注音,反切上字與所注字的聲母相同,反切下字與所注字的韻母和聲調相同。周有光先生稱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這兩種注音方法,用起來都不方便。所以說中國古代就沒有嚴格意義上統一語言,我們也只是統一文字,而文字又掌握在知識階層手裡,也正是因為這樣,自古以來中國在地方矛盾較小,從而形成真正統一。

    近代鴉片戰爭以後,許多人都想在中國統一文字的前提下再規範中國的語言,為此梁啟超、盧贛章、王照、勞乃宣許多名人都漢語的注音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有借鑑拉丁字母,有字根注音等各種方式。

    直到1951年,毛澤東就指出:“文字必須改革,必須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才確定中國漢語拼音採用拉丁文的的方向。所以中國的漢語拼音是由拉丁文的26個字母組成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父親過生日邀請我男朋友爸媽一起過來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