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125325138772

    成語 多事之秋

    形容不安全“多事之秋”。

    解釋 多事:事故或事變多;秋:時期。事故或事變很多的時期。

    出處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二:“所以多事之秋,滅跡匿端,無為綠林之嚆矢也。

    “多事之秋”一詞大概源於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原話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在這句話中,明顯是用秋季形容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是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的,必須謹慎行事,否則一步走錯,即無生理。

    有人說,多事之秋的說法與中國古代多在秋天興兵有關。

    中國古代的執政者,特別是春秋時期的各諸侯國君主,多講究在秋天發動軍事行動,在不違農時,不傷民力的前提下獲取軍事利益。軍事行動自然決定國家的生死存亡,那麼常常在秋天進行軍事行動的特點,似乎成為“多事之秋”一詞最好的註解。秋季發動軍事行動到戰國以後就已經不太被執政者所遵循,因為在春秋早期各諸侯國多沒有常備軍隊,多數情況下,是在軍事行動開始之前才從平民百姓中徵集兵員和軍事物資,合編成軍隊。

    《子孫兵法》稱:“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交合而舍”,就是說在作戰之前才編練成軍的方式,這種軍制方式決定了軍事行動必須在秋收後農閒時期進行。從春秋後期開始,各諸侯國相繼建立常備軍隊,秦漢帝國相沿成習,到諸葛亮所處的三國時期,蜀、魏、吳三國也各自擁有強大的常備軍。

    在常備軍制情況下,軍事行動對農時的依賴性大大降低,決定軍事行動,主要注意的是天時對軍事行動本身是否有利,而不一定選在秋季進行。所以,秋季用兵並不能完全合理地解釋“多事之秋”一詞的來歷。

    還有人認為“多事之秋”與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悲秋的文人心理有關,秋天常常是引起人們憂愁的季節,“愁”字就是人們“心”上的“秋”嘛!有人這樣解釋,秋天草木凋零,生機勃勃的世界即將進入死寂一般的冬眠狀態,與一個人年老體弱、風燭殘年相似,觸景生情,人們因而傷感。

    唐朝詩人劉禹錫寫道:“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宋朝詩人辛棄疾有詩:“而令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清末民族女英雄秋瑾的絕命詩也寫道:“秋風秋雨愁煞人”,說的都是這種現象。現代醫學證明,在人的大腦中有個叫松果體的腺體,分泌一種叫做“褪黑激素”的物質,這種物質誘導人們入眠,還使人消沉抑鬱。

    褪黑激素會抑制人體中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激素的作用,使後者的生理濃度相對降低,而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素等又是喚起細胞工作的激素,它們相對減少後,人們就會情緒低落,多愁善感。松果腺體分泌褪黑激素的生理過程受Sunny調節,Sunny照射可減少松果腺體的褪黑激素分泌量。

    秋涼之後,常常天氣陰沉,Sunny少而且弱,松果體分泌的褪黑激素相對增多,人們因此而產生傷感情緒。實際上這只是合理解釋了人們悲秋的心理原因,並沒有解釋“視秋為生死存亡關鍵時刻”的原因,悲秋表現的是人們情緒低落的心理狀態,而“多事之秋”更多的是表現人們對未來命運惴惴不安的一種憂慮,前者是提不起精神,後者則是不知怎麼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喜劇之王》上映三天票房4.3億,你感覺周星馳是賺還是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