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音悅心靈魂

    清之前,《道德經》版本有103種。迄今,校訂本共三千多種。歷史上流傳最廣的版本是東漢末期河上公注本和曹魏王弼注本。1969年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帛書兩個抄本(帛書甲本、乙本)。帛書道德經,早王弼本400餘年,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現代,蕭天石先生的《道德經聖解》偏重於道教修煉,被譽為近代第一注家;馮海濤先生的《道德經智慧日用貫通》一書,則著眼於人們的尋常日用,經文前後文印證,以老解老。

  • 2 # 落霞孤鶩i

    《道德經》又名《老子》。第一個解析《老子》之人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韓非。《韓非子》中有《解老》和《喻老》兩篇。

    韓非對《老子》之道的解讀比較準確:道者,萬物所然,萬理之所稽也。今日謂之自然法則和客觀規律。

    總之,韓非佔在法家立場,對老子的哲學思想進行了法家化改造。未必符合老子本意。

    《老子》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董仲舒在《竹林》篇中,對老子此言的解析,與韓非的解讀如出一轍:

    齊頃公驕奢無禮,怠慢晉使,致使齊國在齊晉鞍之戰中大敗,國幾亡,為天下笑。之後齊頃公知恥而後勇,勵精圖治,內愛百姓,外敬諸侯,齊國大治。福本生於憂患,禍生於喜。

    儒家、道家、法家皆認為,禍福是可以互相轉化的。但儒家和法家認為禍福的轉化由人決定。而道家認為,禍福的轉化人是無能為力的,由天決定。

    在道家經典《淮南子》中,塞翁失馬,焉知禍福的故事,才是對‘福兮禍之所依,禍兮福之所伏’的正確解讀。

    《老子》又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老子認為,人類萬物,天地,日月,星辰都是相對的,皆有生死。萬物皆循道而生,循道而終。唯有道不生,不死,不滅。

    在道家經典《列子-天瑞》中有詳盡解析:

    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不生不化,生物化物者,此之謂道。 “

    有形者生於無形,有形者,混沌也。此之謂道生一。

    混沌分,輕清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此之謂一生二。

    衝氣以為和。此之謂二生三。

    天地含精,萬物化生。此之謂三生萬物。

    總之,對《老子》的理解,最透徹的,是道家經典《列子》、《淮南子》。

    而儒家經典對老子思想,會進行儒家化解讀。法家典籍對道家思想,會進行法家化改造。

    最典型的是《韓非子-楊權》,主旨是宣揚天賦君權。老子認為,萬物循道而生,循道而終,唯有道不生不死。而韓非認為,君主就是道,臣民是萬物。臣民為君主而生,為君主而死。基於此,韓非子才提出三綱理論: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此天下之常道也。韓非甚至認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君主誅臣,焉有過?!

    老子如果在天有知,定會死不瞑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幾天有少量咖啡色分泌物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