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麗暢想2

    青梅酒。當時只有一種酒一——杜康,滿園的青梅,曹操就邀約劉備共同煮青梅酒論英雄。他認為當時的世間只有自己和劉備是真正的英雄。杜康造酒傳說,杜康家的田地離家比較遠,就每天都捎帶乾糧,中午吃不完了就藏在樹洞裡,久而久之,樹洞裡散發出了酒香味,就這樣,杜康酒就出現了。那開始的杜康酒和現在不太一樣,或許就是可以煮來喝的,暖胃。“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的這句詩說明,杜康是當時“唯一”的酒。

  • 2 # 狼煙一九三一

    中國的酒文化淵源流長,史載紂王生活奢侈,在鹿臺,建高樓,築酒池,懸肉林,男女裸體嬉戲其間。

    說明在殷商時期,酒已經很普遍了,說紂王建酒池,這也表示酒是經過酒麴發酵,淋出來的是低度糧食發酵的酒。

    至漢朝酒文化已經得到了很大進步,度類數也隨之易於儲存,制酒工藝是,先制曲,後發酵,培植曲子,再翻糟,封堆,經過一段時間自然出漿,漿又分幾個時段,早者為佳,度數也高,曹操是否將青梅加入,以提高酒的香味?透過加溫,香甜可口,製出的青梅酒呢?春日來臨曹操有感英雄理惺惺相惜,隨邀劉,暢懷痛飲,借題發揮,也有試探劉備之意,故設宴,償青梅,煮酒論英雄,煮的這個酒,應是剛淋出,但需要加溫,而且用青梅來解酒,這說明當時的釀酒枝術早已成熟了。因為當時他們在許都,這裡是中原的腹心,糧食生產是主要農產品,所以釀的酒應與杜康喝的酒差不多。度數應也是比較低的!

  • 3 # 生活問道

    大家好,我是無謂風流。

    這回的《三國演義》說的是酒,沒得說呢,肚裡的饞蟲兒先騷動了。

    先不說《三國演義》中的煮酒論英雄了,先往前走一千年,到宋代去看看。

    武松武二郎路過景陽岡,看山腳下有一酒肆,上寫:

    三碗不過崗

    結果武松連喝了十八碗,醉醺醺的把老虎打死了。這就要問了,看了通篇的《水滸傳》只有這一處的酒肆掛出了不讓多喝的招牌。開店的不怕大肚漢,還有勸顧客不要多喝的,放著錢不掙,你說奇怪不奇怪?

    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因為據考古和史料記載,宋代之前喝的酒大多是米酒或是黃酒(現在超市都有賣的,我本人就愛喝黃酒)。黃酒在那時屬於大眾酒,當然,也有三六九等之分。米酒大多是南方特有,口味略甜。

    武松喝的酒,應該是類似於現在的白酒,那時剛剛有了蒸餾工藝,但是還不普及,也屬於保密技術,因為度數高,也很少有人見到,所以才特意掛出來招牌,也算是個廣告效應吧!

    黃酒在歷史中不但是酒水,還是飲品,調料。

    黃酒的正確喝法是煮著喝的,那時的工藝不如現在這麼精細,有時還需要篩酒,過濾雜質後再飲用。

    所以,按照年代,工藝和場景來說,煮酒論英雄時煮的應該是黃酒。至於是花雕還是女兒紅就不知道了----那是還沒有花雕和女兒紅,古越龍山這些牌子呢!

  • 4 # 小白講歷史故事

    三國時期 喝酒 都需要加溫 ,比如溫酒斬華雄,青梅煮酒論英雄,喝的肯定不是蒸餾酒,而是米酒,酒精度數不超30度,三國曹植《七啟》詩云:“盛以翠樽,酌以雕觴。浮蟻鼎沸,酷烈馨香。”寫的就是銅酒樽裡的酒加熱後熱氣騰騰的景象,而且用了“浮蟻”一詞,實際就是指還沒有將酒糟去掉的酒,上面還有發酵了的米粒在翻騰。

  • 5 # 明離子

    《三國演義》裡“煮酒論英雄”煮的是黃酒,答案很明確,理由也很簡單,因為當時中國,只有黃酒。

    白酒的發明還是在近現代,而黃酒,則已經有四千年的歷史了,在原始社會遺址的發掘中,就已經發現了用作釀酒的酒麴,而商周時期的記載裡,便有了酒麴複式釀造法。

    黃酒,與啤酒和葡萄酒一起,被世界公認為三大古酒。

    事實上,“青梅煮酒”的真正意思是,煮著黃酒,然後以青梅作為下酒的佐料,其實和咱們現在下酒的花生是一個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一篇水滸傳中顧大嫂的人物點評八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