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漢卿:《竇娥冤》、《救風塵》、《拜月亭》等;白樸:《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牆頭馬上》、《董秀英花月東牆記》、《天淨沙·秋》等;馬致遠:《陳摶高臥》、《天淨沙·秋思》、《漢宮秋》等;鄭光祖:《迷青瑣倩女離魂》、《虎牢關三戰呂布》、《倩女離魂》等。一、《竇娥冤》全稱《感天動地竇娥冤》,是元代戲曲家關漢卿創作的雜劇,刊行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全劇四折,寫弱小寡婦竇娥,在無賴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為殺人兇手,被判斬首示眾。臨刑前,滿腔悲憤的竇娥許下三樁誓願: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果然,竇娥冤屈感天動地,三樁誓願一一實現。 這齣戲展示了下層人民任人宰割,有苦無處訴的悲慘處境,控訴了貪官草菅人命的黑暗現實,生動刻畫出竇娥這個女性形象。該劇同時體現了關漢卿的語言風格,言言曲盡人情,字字當行本色。二、《梧桐雨》全稱《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是元代文學家白樸創作的雜劇。該劇講述唐明皇寵幸楊貴妃,醉生夢死,不理朝政。在長生殿乞巧盟誓,又在沉香亭觀賞《霓裳羽衣舞》。忽報安祿山叛亂,明皇、楊妃倉皇出逃。至馬嵬驛,軍士譁變,逼明皇賜楊妃縊死。亂後,明皇退為太上皇,日日哭祭楊妃畫像。一夕夢與楊妃團聚,被夜雨驚醒。雨打梧桐,更添明皇鬱悶。 該劇被譽為元雜劇四大悲劇之一,其巧妙的情節設計,讓戲劇衝突跌宕起伏;美妙的文辭,也使之具有很強的抒情性和韻味,成為元代歷史劇的佼佼者。三、《漢宮秋》全稱《破幽夢孤雁漢宮秋》,是元代文學家馬致遠創作的雜劇。該劇講述漢元帝派毛延壽去民間挑選宮女,毛延壽藉機收受賄賂,中飽私囊。王昭君因不肯向毛延壽行賄,被毛延壽畫醜,因而被打入冷宮。後漢元帝巡視後宮偶然得見王昭君,遂加以寵愛,並封為明妃。毛延壽自知罪責難逃,投奔匈奴,並獻昭君美圖於呼韓邪單于,致使呼韓邪單于向元帝索要昭君為妻,不從則兵戎相見。漢朝文武百官畏懼匈奴,勸元帝忍痛割愛,以美人換取和平。元帝無奈,只得讓昭君出塞,並親自到灞橋送別。漢元帝回宮後,心情無比悲痛。而昭君不捨故國,在漢蕃交界的黑龍江投水而死。 該劇的基本衝突是漢元帝、王昭君和文武官僚、奸臣賊子的衝突。與匈奴的矛盾只是作為一個社會背景來寫的。全劇的藝術特點在於抒寫人物內心的感情,有濃厚的抒情意味。《破幽夢孤雁漢宮秋》被稱為元曲四大悲劇之一。四、《倩女離魂》全名《迷青瑣倩女離魂》,是鄭光祖的代表作。本是出於唐代陳玄祐的傳奇小說《離魂記》。宋代人改編為話本,金代人則編為諸宮調。元雜劇初期作家趙公輔有同名劇本,但本劇改動了傳奇小說的若干情節,如突出張母的門第觀念:“三輩兒不招白衣秀士”,使張倩女和王文舉的婚姻得不到肯定。這是倩女憂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她憂慮的第二個因素是怕“他得了官別就新婚,剝落呵羞歸故里”。封建婚姻築在“門當戶對”的基礎上,嫌貧愛富的岳父母,比比皆是,而且高中後拋卻原妻的男子也不在少數。這使倩女憂思重重,心神不定,靈魂離開了軀體去追趕情人,表現了她對封建門閥觀念的反抗,和對婚姻自主的追求。因此這樣的改編實際上又有創造性。五、《單刀會》《單刀會》是元代大戲曲家關漢卿的雜劇作品。劇本寫三國時關羽憑藉智勇單刀前赴魯肅所設宴會,最終安全返回的故事。全劇共四折。第一折寫魯肅定計索還荊州,請來喬公商議。第二折寫魯肅拜訪司馬徽,繼續商議索取荊州,再次受到反對。第三折寫關羽毅然接受魯肅邀請,決定單刀赴會。第四折寫關羽在單刀會上的鬥爭,是全劇高潮。全劇構思奇巧,曲辭壯麗,塑造了關羽智慧和勇猛的形象。現傳版本有《元刻古今雜劇三十種》本、明萬曆間脈望館鈔校本、《元人雜劇全集》本和《孤本元明雜劇》本等。
關漢卿:《竇娥冤》、《救風塵》、《拜月亭》等;白樸:《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牆頭馬上》、《董秀英花月東牆記》、《天淨沙·秋》等;馬致遠:《陳摶高臥》、《天淨沙·秋思》、《漢宮秋》等;鄭光祖:《迷青瑣倩女離魂》、《虎牢關三戰呂布》、《倩女離魂》等。一、《竇娥冤》全稱《感天動地竇娥冤》,是元代戲曲家關漢卿創作的雜劇,刊行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全劇四折,寫弱小寡婦竇娥,在無賴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為殺人兇手,被判斬首示眾。臨刑前,滿腔悲憤的竇娥許下三樁誓願: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果然,竇娥冤屈感天動地,三樁誓願一一實現。 這齣戲展示了下層人民任人宰割,有苦無處訴的悲慘處境,控訴了貪官草菅人命的黑暗現實,生動刻畫出竇娥這個女性形象。該劇同時體現了關漢卿的語言風格,言言曲盡人情,字字當行本色。二、《梧桐雨》全稱《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是元代文學家白樸創作的雜劇。該劇講述唐明皇寵幸楊貴妃,醉生夢死,不理朝政。在長生殿乞巧盟誓,又在沉香亭觀賞《霓裳羽衣舞》。忽報安祿山叛亂,明皇、楊妃倉皇出逃。至馬嵬驛,軍士譁變,逼明皇賜楊妃縊死。亂後,明皇退為太上皇,日日哭祭楊妃畫像。一夕夢與楊妃團聚,被夜雨驚醒。雨打梧桐,更添明皇鬱悶。 該劇被譽為元雜劇四大悲劇之一,其巧妙的情節設計,讓戲劇衝突跌宕起伏;美妙的文辭,也使之具有很強的抒情性和韻味,成為元代歷史劇的佼佼者。三、《漢宮秋》全稱《破幽夢孤雁漢宮秋》,是元代文學家馬致遠創作的雜劇。該劇講述漢元帝派毛延壽去民間挑選宮女,毛延壽藉機收受賄賂,中飽私囊。王昭君因不肯向毛延壽行賄,被毛延壽畫醜,因而被打入冷宮。後漢元帝巡視後宮偶然得見王昭君,遂加以寵愛,並封為明妃。毛延壽自知罪責難逃,投奔匈奴,並獻昭君美圖於呼韓邪單于,致使呼韓邪單于向元帝索要昭君為妻,不從則兵戎相見。漢朝文武百官畏懼匈奴,勸元帝忍痛割愛,以美人換取和平。元帝無奈,只得讓昭君出塞,並親自到灞橋送別。漢元帝回宮後,心情無比悲痛。而昭君不捨故國,在漢蕃交界的黑龍江投水而死。 該劇的基本衝突是漢元帝、王昭君和文武官僚、奸臣賊子的衝突。與匈奴的矛盾只是作為一個社會背景來寫的。全劇的藝術特點在於抒寫人物內心的感情,有濃厚的抒情意味。《破幽夢孤雁漢宮秋》被稱為元曲四大悲劇之一。四、《倩女離魂》全名《迷青瑣倩女離魂》,是鄭光祖的代表作。本是出於唐代陳玄祐的傳奇小說《離魂記》。宋代人改編為話本,金代人則編為諸宮調。元雜劇初期作家趙公輔有同名劇本,但本劇改動了傳奇小說的若干情節,如突出張母的門第觀念:“三輩兒不招白衣秀士”,使張倩女和王文舉的婚姻得不到肯定。這是倩女憂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她憂慮的第二個因素是怕“他得了官別就新婚,剝落呵羞歸故里”。封建婚姻築在“門當戶對”的基礎上,嫌貧愛富的岳父母,比比皆是,而且高中後拋卻原妻的男子也不在少數。這使倩女憂思重重,心神不定,靈魂離開了軀體去追趕情人,表現了她對封建門閥觀念的反抗,和對婚姻自主的追求。因此這樣的改編實際上又有創造性。五、《單刀會》《單刀會》是元代大戲曲家關漢卿的雜劇作品。劇本寫三國時關羽憑藉智勇單刀前赴魯肅所設宴會,最終安全返回的故事。全劇共四折。第一折寫魯肅定計索還荊州,請來喬公商議。第二折寫魯肅拜訪司馬徽,繼續商議索取荊州,再次受到反對。第三折寫關羽毅然接受魯肅邀請,決定單刀赴會。第四折寫關羽在單刀會上的鬥爭,是全劇高潮。全劇構思奇巧,曲辭壯麗,塑造了關羽智慧和勇猛的形象。現傳版本有《元刻古今雜劇三十種》本、明萬曆間脈望館鈔校本、《元人雜劇全集》本和《孤本元明雜劇》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