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殘香半點
-
2 # 愚哥微教育
我一直以為學生是智慧的。俗話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老師比學生知道的多,往往是暫時的,學生最終會超越老師,否則社會就無法進步;老師顯得比學生優秀,往往是某一方面的,尤其是學科方面的優勢,而學生則是全面的。就算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也只能說明他不適合應試教育,不適合考試,並不能說明他的能力不行,也許他在某一方面很有天賦,比如歌唱的好,或者球打的好,等等。
我們是農村學校,生源一直不好,高一錄取分比區重點中學低100分左右,單要比成績,我的學生肯定比不過別人家的,但我一直告訴孩子們,天生我材必有用,高考並不能一考定終身,人最重要的是德行,努力學習,認真做人,將來定有你發展的平臺。
我也一直告訴我的同事們,作為學校,作為老師,一定要有科學的評價標準,如何正確的評價學生,很重要,學習成績並不是唯一,尤其是不能用楊樹的標準評價柳樹,否則,彎彎曲曲的柳樹就難過死了,因為他永遠也不能像楊樹那麼挺拔。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無論學習成績高低,都不能厚此薄彼,學生成績好,並不全是老師的功勞,學生成績不好,將來也不靠老師,何必呢。
老師如果能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幫助他有所提高,就很好了,不要苛求成績,更不要歧視成績不好的學生。我堅定的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很智慧的,只需要老師呵護他,鼓勵他,就夠啦,談不上維護,開化。
圖片是我陪學生們上活動課,象棋,跳棋,五子棋,各種棋。
-
3 # 線上靈童
顯然智慧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毫無疑問有問題才有智慧。那麼何謂愚昧?顯然愚昧相對於智慧,即解決問題的能力笨拙甚至為零。說到智慧我馬上想到老子的一句話:‘絕聖棄智‘’’。那麼老子為什麼這樣說呢?難道智慧毫無價值?非也。‘’絕聖棄智‘’這個命題,針對的是問題。問題即是煩惱即是障礙,所以當人到達聖境後,所有煩惱所有障礙都掃除,所以智慧就用不上了。那麼人真能掃除所有煩惱或障礙嗎?答:不能。但能把煩惱或障礙轉化為動力,也就是說能把煩惱或障礙轉化為能量。此其一,其二,當人到達聖境後,人已經自然而然地遵循自然規律。既然已經遵循自然規律,所以所有問題都以自然規律處理,所以不需要動用智慧來解決。由此而論,只要遵循自然規律,所以有:‘’大智若愚‘’的結論。這並非愚民政策,而是通貫宇宙的大智慧。
-
4 # 雲山林風
這個分辨很不好。若是個人來說,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某一種教育,那個沒有問題。但是作為一般的問題的討論,這是具有煽動性的問題。“維護”還是“開化”都是教育的責任,存在那個好那個不好的問題嗎?這就好比說小學好還是大學好的問題一樣的是愚蠢的問題。你能說小學好還是大學好嗎?大學老師要比小學老師好嗎?應該不會有人不明白,小學、中學、大學都是教育的不同階段,只有各個階段都完成了各自的任務,整個教育才可能是成功的,才能夠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人才。這不是大道理,是社會的規律啊!
回覆列表
我覺得不應該去假定,而應該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去制定。
孔子說因材施教。學生若聰慧你卻假定他愚笨以各種方法去開啟,那麼學生在你處花費的時間多而習得的知識少。若學生愚笨,你卻維護之使之不知自己斤兩,得點小成績便沾沾自喜,一旦步入社會這巨大的差異會瞬間將他打悶,不知該如何自處。
所以我認為方法本是無所謂好壞的,只要用在適合的人身上那便是好辦法。就比如每年高考各省都會出狀元,你將狀元的筆記拿過來,將狀元的學習方法套過來便一定也能成狀元嗎?有的時候,這種死板硬套甚至會讓成績下降。不是人家的方法不好,只不過是不適合你罷了。
成功不可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