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安—豐鎬遺子
-
2 # 五葉談
節度使是唐朝創立的一種官職
(節度使)
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而得名,官職相當於現在的軍區書記和司令職位,而節度使的形成原因有兩個
①:在唐代中期,原本的土地制度“均田制”遭到破壞,難以維繫,而沒有土地的農民就變成了流民和逃戶,這成為了當時嚴重的社會問題
而唐玄宗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決定把這些流民和逃戶招募成為兵卒,這樣一來,唐朝原本的兵制從“府兵”的徵兵制,向“募兵制”演化
②:唐初的軍事策略是主動進攻,對外戰爭多以勝利為主,這就導致了唐朝疆域遼闊,
而原本唐朝的軍事部署是由地方政府控制的無數以幾百人為單位的小鎮(或戍)的軍事部署構成的,而這樣一來大規模的調動軍隊就十分麻煩
於是這兩種情況一結合,兵是隨地招的,與遊牧民族打仗又需要靈活的軍隊調動,於是這樣一來,駐有集中指揮的龐大集團軍的邊防重鎮便應運而生,而節度使就是邊防重鎮的最高長官
-
3 # 史說新傳
據史書記載,節度使一詞應該始於唐高宗永徽年間,唐玄宗開元時期,設定節度使的數量開始增多,且權利進一步擴大,從地方軍事權擴大到行政權、財權。
安史之亂後節度使的數量得到了迅速發展,從原來在邊境地區設定變成了全國各地,後來這些節度使多以軍號來稱呼,例如涇源節度使後來叫彰義軍節度使,河東節度使叫護國軍節度使等,此後節度使的權利逐漸擴大,有的擁有了私人武裝牙兵,有的開始世襲,慢慢演變成對抗中央政權的地方武裝割據勢力。
-
4 # 方山中人
節度使意為節制排程,東漢時,梁懂受命主持軍事,為諸軍節度使,但此時僅表示軍隊受其節制,並不是正式的官職。唐朝節度使起源於魏晉時的持節都督,代皇帝統領諸州軍事,兼任地方行政長官,有使持節,持節,假節之別,其中使持節可殺二千石以下官員。到了北周和隋朝,廢都督,改總管,是為軍事統帥,如王謙曾為益州總管,總管權利很大,但只管軍事。
太宗即位後,採用對外主動出擊,騎兵奔襲,出其不意攻敵不備的戰略方針,主要是因為唐太宗有一支強大的騎兵軍隊,甚至比遊牧民族更強,《新唐書》記載,“秦漢以來,唐馬最盛,天子又銳志武事,遂弱西北蕃”,太宗去世後,唐朝轉軍事進攻為軍事防禦,唐朝疆域闊達,邊境遊牧民族眾多,不斷侵擾邊境,來去如風,若從中央調重兵,拋開軍需物資的運輸問題,單看行軍速度,大軍到了估計人早跑沒影了,這時候,邊境就需要建立常備軍隊以應對遊牧民族的騎兵部隊。
於是,長期戍邊計程車兵代替之前輪番防邊計程車兵,然後各長官獨自招募士兵,後期朝廷更賦予行政權,財政權,自行屯田,賣鹽,甚至兼領數州的軍政大權,導致地方勢力極大膨脹,與此同時,節度使這一官職應運而生,既代表節制軍隊,又代表節制財政,終於成為唐朝隱患,直到北宋趙匡胤建立北宋,才取消這一制度。而它的影響有多大,我只說一句,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的開國君主全是節度使。
最早作為官職的記載是唐睿宗景雲二年,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
回覆列表
唐朝初期節度使為臨時軍事長官,唐玄宗年間為了應變邊境戰亂,邊境常駐設節度使,賦予軍政大權,自行募兵,隨成為割據勢力。
唐朝邊境是節度使的軍隊,內地駐紮的叫府軍,京都駐紮的是禁軍。唐朝軍事實力就是由這三部分組成。
節度使可以自行在當地招募軍隊,俗稱邊鎮軍。駐紮在節度使衙門城內的叫鎮內軍,駐紮在城外的叫鎮外軍。駐紮在節度使防區其他軍事重鎮的叫邊軍。文中的某某軍,“某某”就是所駐紮的地名。以區別於是那個地方的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