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鈦資料
-
2 # 財智成功
200多萬元閒置資金,是放在銀行吃利息還是投資,不同的年代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是放在2019年及今後幾年,放銀行吃利息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當下銀行大額存單受到熱捧,根本原因是利率上浮明顯,三年期大額存單年利率最高可以達到4.2625%,此外保本理財產品越來越少,而平均收益率還要更低一點。
如果把這200多萬元資金分成五六份存到不同的銀行,都選擇按月付息的三年期大額存單,每年可以輕鬆拿到8萬多元利息。雖然跑不贏通脹,但是本金安全,收益穩定。
投資是有風險的,尤其是現在缺乏靠譜的投資選擇。
股市有風險,多數人投資股市會以虧本收場。如果有炒股經驗,拿出30%的資金投資股市,選擇有業績支撐的優質上市公司股票,在股價處於歷史低位時入手,長期持有,盈利概率還是不小的。
至於房產投資,到了2019年絕對不要考慮了,起碼三五年內都不要考慮。房價持續猛漲後,投機氛圍濃郁,堪比配資炒股下的6000點,今後房價迴歸理性是大概率事件,也是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期貨、貴金屬、數字貨幣、藝術品等等,投資風險要大於股市,並不靠譜。
說起創業,目前國際經濟疲軟,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各行各業都存在產能過剩現象。如果沒有可靠的人脈,能夠拿到普通人不容易拿到的專案,想賺錢並不容易,尤其是穩定盈利數年實在太難。正是這一原因,社會上很多專案都是騙人的,理財騙局更是比比皆是。
放在銀行跑不贏通脹,投資不一定能保住本金,這是最大的矛盾所在。保守的辦法是全部存銀行,進取點的選擇則是拿出30%去博取高收益或者投入到一些專案或者生意上,無論如何不能全部投入,以免失去東山再起的資本。
-
3 # 蔣昊說經濟
蔣老師觀點:擁有200多萬的閒置資金,在目前社會上來說,已經算是一個沒有生活壓力,較為成功的人了,,如若想要的收益可觀一些,是可以選擇去投資理財的。想要穩妥一些,就選擇放銀行吃利息。如果暫時沒有什麼特別好的理財計劃,不要盲目跟風。個人建議還是先選擇放進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吃利息為什麼比較建議用200多萬放進銀行理財呢,因為目前的各種投資理財專案,都沒有太明顯的可觀的收益,同時還伴隨著較大的風險,除非是你已經擁有了自己心中所選定好的投資專案,並且對他又有信心能賺到錢。
投資銀行3-5年定期理財是目前銀行給出年利率較大的收益,收益率大約在3%-4.5%左右(具體還得看你當地所選的銀行給出的利率和通過你資金的大小最終給出的利率)。按照4.5%的利率計算,200萬 * 4.5%年利率=90000元,也就是一年單靠利息就能收益9萬月,也就是一個月7500元,相信這個數額是許多上班族月薪到不了薪資,而單靠銀行利息就可以做到,這還不算自己本身每月的收入。
每月靠著這筆可觀的利息,相信可以幫你解決生活上的大部分煩惱,從使自己擁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了解到底投資哪塊領域,才能幫助自身精準的賺到收益,達到真正的財富自由,一個成功的人士。盲目跟風的投資容易使自己的資金被套牢甚至虧損,甚至遭到一些有心人的惦記。到了真正需要用到這筆資金時,而用不了的尷尬局面。
綜上所述
閒置的資金也是自己辛辛苦苦攢下來的,來之不易。寧願拿著銀行保守的利息收益,也不要冒險投資,要知道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如果完全沒風險的投資擺在你面前,那一定是騙人的,想要騙光你200多萬資金的圈套。
-
4 # 股海重生2015
有兩百多萬閒置資金,在現代的社會還算是不錯的了。
雖然這兩百多萬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兩百多萬在北上廣深可能連一套房子都買不到。特別是想買好一點的房子,基本上都需要過千萬。而兩百多萬可能連首付都不夠。在我居住的深圳,現在基本上是沒有百萬以下的房子了。
但是,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是很少有人有兩百多萬閒置資金,這裡兩百多萬是指的閒置資金,不是那種很緊張的資金。對於農村的人來說,可能一生都賺不到兩百萬,哪裡還有兩百多萬的閒置資金呢?
如果你有兩百多萬閒置資金,相信也是具備了一定的賺錢的能力。也見過大風大浪,對於投資這個事,當前的社會,其實機會是比較少的。投資最好要謹慎。那些打著高息回報的投資最終都是很難有回報的。你盯著別人的利息,別人正盯著你的本金。
因此,以你的經歷來看,我個人覺得這兩百多萬的閒置資金還不如放銀行吃利息比較好。現在銀行有那種大額存款,三年期的可以提前支付利息,一年也有4%左右的利息。200萬,一年就有8萬的利息收入。每個月有接近7000元的利息可以獲得。這是不錯的選擇。總比投資擔心這,擔心那好一些。
-
5 # 使用者82811770640
提問者你好!我是中國精神病院的陳院長,從網上看到你的發言後,我院十分重視你目前的病情,你的突然發病讓我院全體人員以及社會各界人士感到十分的驚訝。 王醫師(我院的主治醫生)看到你的情況後表示願意盡最大能力為你治療,鑑於你目前的病情,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因此我們希望你能主動來我院治療,並積極配合醫生的相關工作。精神疾病可防可控可治,你要樹立起堅強的信心,我們一定會讓你走出陰影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期待你的病情早日恢復,回到正常的生活中來,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
6 # 琅琊榜首張大仙
這個要看你的個人承受能力,以及你的年齡了!
如果你是一個50多歲的中老年人,那麼擁有200萬的閒置資金,我一定建議你做普通的低風險理財或者是保本型定存。
按照目前大額存款的4%左右利息來看,一年的收益也有8萬左右,拿著這些利息和自己的退休金等過日子已經很舒服了,不要在嘗試冒險和投資!
但是如果你是一個20-30歲的年輕人,擁有了200多萬資金,那麼我的建議就是去投資!因為錢如果不投資,只是做定存和理財,那麼就會不斷貶值。等你到了40-50歲之後,200萬的購買力可能就會大打折扣了。
第一個資料根據2017年的中國通貨膨脹率來看,目前中國的通脹率達到了7.5%左右的水準,銀行定存為4%左右。所以說,如果你只是做理財的話,每年還要面臨一個(7.5%-4%=3.5%)的貶值率!
那麼5年後,你的200萬可能只有目前168萬的購買力;
10年後,你的200萬可能只有目前140萬元的購買力;
20年後,你的200萬可能只有目前98萬元的購買力;
30年後,你的200萬可能只有目前68萬元的購買力;
50年後,你的200萬可能只有目前33.6萬元的購買力;
另一個數據表明:當年流行萬元戶,80年代的豬肉價格,每斤6毛7。
當時廣州一個剛畢業的人拿60元工資,在銀行的鐵飯碗工作月薪有130元。貨幣從1987年到2019年6月,累計貶值了77.4%!
每年4.5%。假設4%通貨膨脹率計算,現在的現金,在未來20年還會貶值56%。高負債的銀行、保險以及房地產公司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可見,貨幣的貶值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貶值的空間是驚人的。所以錢一定要拿來投資,而不是去儲蓄!特別是對於年輕人。
那麼你知道怎麼應對了嗎?買核心資產!!對於目前的情況而言,我們可以嘗試的就是一線的優質房產投資,以及股票投資。
如果你在未來不能找到一個能夠戰勝通貨膨脹的投資場所,那麼你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錢在不斷縮水,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
7 # 清風
198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託賓說:“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
這句話意思是通過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
那到底分散投資該怎麼做呢?
原則一:選擇相對集中的投資方式
投資者應當選擇相對集中的投資方式,根據自己的資金情況選擇三到五種投資方式。這樣一來,不僅能降低投資組合的管理難度,還能將更多的精力集中於那幾種投資方式,再進行長期投資,更能獲得較高的收益。
原則二:高收益的投資不宜過多
分散投資,並不是都選擇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對那些高收益的投資不宜持有太多。應適當增加中低風險進行組合投資,才能有效地分散風險。
原則三:投資應量力而行
投資應量力而行,有多少財力就進行多少投資,不可沉迷於借錢投資、貸款投資,存在賭博心理。每位投資者在選擇每一種投資方式時,應該先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有所了解,然後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內選擇投資方式。
個人投資理財方式較多:定期、國債、基金、黃金、股票、外匯、房產等做組合投資,不同產品的投資起點不一,對應的風險級別也不相同。
1.儲蓄:常見的和大多數人會將多餘的錢存入銀行,特別是國有銀行,信譽好,值得信賴。存錢分為活期和定期及定活兩便幾種形式,活期利率低,定期以五年的利率高,可以到期自動轉存或不轉存,任選。
銀行存款穩定,風險小。但是低風險伴隨低收益,銀行存較其他理財產品收益少,即使定期存款利率也比不上一般的基金回報率高,甚至跑不贏通貨膨脹,所以存錢等於貶值。
2.國債:購買國家債劵也能獲利,一般比銀行利率稍高些,可信度也很高,風險極小,同時也是支援國家建設了。國債的缺點是不到期不能贖回,如果碰到加息週期就損失利息差。提前贖回損失比定期存款提前取出還要大。
3.股票:投資的是上市公司業績,投資收益高。收入不穩定,政治因素、經濟因素、投資人心理因素、企業的盈利情況、風險情況都會影響股票價格,這也使股票投資具有較高的風險。另外,機構、主力太厲害,普通人想要炒股賺錢是比較困難的。如果投資太大則一定要小心,不要把大部分的錢投進去,如果 行情不好,太讓人承受不了,更不要借錢投資。
4.基金:購買基金也是一個選擇,相對股票,基金的波動沒有那麼厲害,但也是有風險的,一定要謹慎。
5.寶寶類產品理財:寶寶類理財指的是支付寶的餘額寶、騰訊的理財寶、平安銀行的壹錢包,或者是現金寶、收益寶之類,以淘寶發端的、以寶類冠尾的,貨幣基金等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等。他們的好處是把我們放進去的錢用來購買貨幣基金,穩定收益高於銀行活期存款而且取現方便。目前,網際網路寶寶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持續走低,優勢明顯不足。
6.保險:商業保險,也可以用於小額投資理財。在過了投保期後,保險人在保險合同約定的期限內,按照保險合同約定的方式、金額,有規律地、定期向被保險人給付保險金的保險,實質上就相當於養老金。
保險理財是通過保險進行理財,是指通過購買保險防範和避免因疾病或災難帶來的財務困難,對資金進行合理安排和規劃,同時可以使資產獲得理想的保值和增值。
7.黃金:購買貴金屬也是一種投資,如黃金、白金等,在各銀行都有專人負責這業務,可以進行諮詢,貴金屬的行情也是波動的,升值了可以賺,貶值了則會賠,有過一次波動一般不會太大,如果貶值,還好你有實物在,可以在等升值時再出售。
8.房產:購買固定資產其實是大家都看好的,特別是購買地段好的門面房,或者自己可以做生意,或者轉手出僱。購買商品住宅,也是一種理財方式,只是一下投資太多,且回報也有風險,而且如果不出售的話,見到的收益會很小,即使租出去,收益也不大,只能等房產升值後賣出去才能獲利。
房子有其特殊的性質。可能出現住房供給超過剛需的情況。這裡引用李嘉誠的一句話:“如果大陸繼續盲目地蓋房子,十年之後中國房子根本不值錢。”
9.外匯:買賣的是國家的貨幣,如美元、英鎊、日元、歐元等。賺取外匯波動帶來的差價。資金靈活度高,變現性高,是目前賺錢最快,並且最簡單的投資。有些投資者,能在一月之內從3萬賺到十幾萬。
外匯市場不僅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而且已經成為全球利潤最高的投資理財產品。
其它金融產品的比較
以上對比,不難發現,外匯是相對收益最高風險最低,最適合個人投資的理財產品。
相比其他金融產品,外匯有著獨特的優勢,公開透明、交易公平、不會被操縱、24小時實時交易、強大的金融槓桿等,都是其他金融產品所無法相比的!
以投資大師布魯斯·柯夫納為例,其從事外匯交易十幾年,戰績驚人。1978年投資1千美元交由其操作,到現在可以升值到數億美元之巨。
現在,不論是外匯投資自身的優越屬性,還是國內大政策指向,都在告訴我們,現在正是投資外匯的大好時機。
-
8 # 小散李大鵬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比較簡單,當然是做投資好。因為如果你把200萬閒置資產放在銀行,年利率也就是4%左右,而目前社會的通脹率應該是7%~8%左右,也就是說你在銀行獲得的利息無法抵禦通脹增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的資產放置在銀行時間越久,你的虧損會越大。
而且從另一個維度來說,你這200萬本金是閒置資產,也就是說最極端的想法,如果這200萬資金都虧光了,都不會對你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那麼這樣你就會具有最穩定的心態,市場中誰也沒有你的心態好,而心態好是股票交易中的核心要素,也是能夠獲得豐厚回報的前提。
綜上,如果你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能夠保持好穩定的心態,200萬的閒置資金還是投資好,比放在銀行吃利息要強很多。
回覆列表
存銀行是跑不贏通脹的。200萬如果存定期,一年期利息1.5%,一年賺3萬元。三年期利息2.75%,200萬*2.75%*3=16.5萬。牙籤肉都算不上。
看你個人預期和能承受的風險程度。存銀行是肯定無風險,投資是有風險的。
銀行理財產品,一年期差不多4%,200萬買的話一年8萬。低風險,很低,如果你不願本金受損,那就選這個吧。
如果保守型,考慮基金定投,偏股型基金,一年平均波動-24%~25%,不要一次全買,風險過高。我的經驗:分倉定投三年的話,一般會有10%左右的年化收益。200萬先拿70萬出來買基金,140萬買理財,明年的同一時間再拿70萬出來買基金(140萬在基金裡,60萬在理財產品),第三年的同一時間拿60萬買基金。理財產品的利息拿到一些,基金一般來說定投三年週期大概率能讓三年總資產平均10%的年化收益,加上理財產品利息,3年35%的收益,也就是70萬。尤其現在是股市低谷期,熊市做定投,牛市出局買房。當然挑基金也有學問,這裡不展開。
激進的話。不建議激進,現在經濟環境不算好,在這種情況考驗眼光和智慧的活不是大多數人能完成的,辛辛苦苦研究來研究去,很有可能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賬戶虧成狗。踏實點,追求年化收益8%-10%,我覺得足夠了。